描寫政治的詩詞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

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

與君結發(fā)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古稱色衰相棄背,

當時美人猶怨悔。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為君盛容飾,

君看金翠無顏色。行路難,難重陳。人生莫作婦人身,

百年苦樂由他人。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

不獨人間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見左納言,

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間。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嘈然歘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

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聰者惑。

露華滴瀝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

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幄潛匡床。

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哄。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lián)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zhàn)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

爾來手實降新書,抉剔根株窮脈縷。

詔書惻怛信深厚,吏能淺薄空勞苦。

平生學問止流俗,眾里笙竽誰比數。

忽令獨奏鳳將雛,倉卒欲吹那得譜。

況復連年苦饑饉,剝嚙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頗應時,又報蝗蟲生翅股。

憂來洗盞欲強醉,寂寞虛齋臥空甒。

公廚十日不生煙,更望紅裙踏筵舞。

故人屢寄山中信,只有當歸無別語。

方將雀鼠偷太倉,未肯衣冠掛神武。

吳興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補。

自從四方冠蓋鬧,歸作二浙湖山主。

高蹤已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

去年相從殊未足,問道已許談其粗。

逝將棄官往卒業(yè),俗緣未盡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應憐進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wèi)。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為用者也?!狈蚣傥镎弑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眾,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為群,群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眾群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于是有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會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后有諸侯,有諸侯而后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夫堯、舜、禹、湯之事遠矣,及有周而甚詳。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捍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歷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為諸侯。厥后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弘者有之,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余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遂判為十二,合為七國,威分于陪臣之邦,國殄于后封之秦,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后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茍其心,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跡,斷可見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大凡亂國多,理國寡,侯伯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跡,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ひ夭坏谜渲?,守宰不得行其理??嵝炭嘁?,而萬人側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漢興,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財,怙勢作威,大刻于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馮唐,聞黃霸之明審,睹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臥而委之以輯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設使?jié)h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締交合從之謀周于同列,則相顧裂眥,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

  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庇确撬^知理者也。

  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大業(yè)彌固,何系于諸侯哉?

  或者又以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復議也?!笔谴蟛蝗?。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蓋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為安,仍之以為俗,湯、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衛(wèi)于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世大夫世食祿邑,以盡其封略,圣賢生于其時,亦無以立于天下,封建者為之也。豈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勢也?!?/p>

籬落歲云暮,數枝聊自芳。

雪裁纖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叢莫輕薄,彼此有行藏。

疏雨洗空曠,秋標驚意新。

大熱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樽酒酌未酌,曉花顰不顰。

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真為州,當東南之水會,故為江淮、兩浙、荊湖發(fā)運使之治所。龍圖閣直學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許君子春之為使也,得監(jiān)察御史里行馬君仲涂為其判官。三人者樂其相得之歡,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監(jiān)軍廢營以作東園,而日往游焉。

  歲秋八月,子春以其職事走京師,圖其所謂東園者來以示予曰:“園之廣百畝,而流水橫其前,清池浸其右,高臺起其北。臺,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虛之閣;水,吾泛以畫舫之舟。敞其中以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為射賓之圃。芙蕖芰荷之的歷,幽蘭白芷之芬芳,與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陰,此前日之蒼煙白露而荊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動搖而上下;其寬閑深靚,可以答遠響而生清風,此前日之頹垣斷塹而荒墟也;嘉時令節(jié),州人士女嘯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風雨、鼪鼯鳥獸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圖之所載,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遠近,嬉于水而逐魚鳥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臨之樂,覽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畫者,吾亦不能言也,其為吾書其大概焉?!?/p>

  又曰:“真,天下之沖也。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臺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無日而不來,而吾三人者有時皆去也,豈不眷眷于是哉?不為之記,則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為三君之材賢足以相濟,而又協(xié)于其職,知所先后,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后休其余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于此。是皆可嘉也,乃為之書。廬陵歐陽修記。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老,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老,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榦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競功名有如車下坡,驚險誰參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

錦襜褕,繡襠襦。

強飲啄,哺爾雛。

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

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

艾葉綠花誰剪刻?中有禍機不可測!

萬夫喧喧不停杵,杵聲丁丁驚后土。

遍村開田起窯灶,望青斫木作樓櫓。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訶責如風雨。

漢家丞相方憂邊,筑城功高除美官。

舊時廣野無城處,而今烽火列屯戌。

君不見高城齾齾如魚鱗,城中蕭疏空無人。

鬧排場經過樂回閑,勤政堂辭別撒會懶,急喉嚨倒換學些慢。掇梯兒休上竿,夢魂中識破邯鄲。昨日強如今日,這番險似那番。君不見倦鳥知還!

好雨當春,要趁歸耕。況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側聽檐聲。恨夜來風,夜來月,夜來云。

花絮飄零。鶯燕丁寧。怕妨儂、湖上閑行。天心肯後,費甚心情。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跡,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皋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五風十雨亦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當知雨亦愁抽稅,笑語江南申漸高。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

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

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

人將蟻動作牛斗,我覺風雷真一噫。

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

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壞。

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yè)不停詩有債。

君知五蘊皆是賊,人生一病今先差。

但恐此心終未了,不見不聞還是礙。

今君疑我特佯聾,故作嘲詩窮險怪。

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孤舟日日去無窮,行色蒼茫杳靄中。

山浦轉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東。

滮田漸下云間鴈,霜日初丹水上楓。

莼菜鱸魚方有味,遠來猶喜及秋風。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若有人兮思鳴皋,阻積雪兮心煩勞。

洪河凌兢不可以徑度,冰龍鱗兮難容舠。

邈仙山之峻極兮,聞天籟之嘈嘈。

霜崖縞皓以合沓兮,若長風扇海涌滄溟之波濤。

玄猿綠羆,舔舕崟岌;

??抡袷?,駭膽栗魄,群呼而相號。

峰崢嶸以路絕,掛星辰于崖嶅!

送君之歸兮,動鳴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彈絲,觴清泠之池閣。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顧之黃鶴。

掃梁園之群英,振大雅于東洛。

巾征軒兮歷阻折,尋幽居兮越巘崿。

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望不見兮心氛氳,蘿冥冥兮霰紛紛。

水橫洞以下淥,波小聲而上聞。

虎嘯谷而生風,龍藏溪而吐云。

冥鶴清唳,饑鼯嚬呻。

塊獨處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

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軒冕兮,亦奚異于夔龍蹩于風塵!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卻秦?

吾誠不能學二子沽名矯節(jié)以耀世兮,固將棄天地而遺身!

白鷗兮飛來,長與君兮相親。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

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

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后,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xiāng)里,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故汴水之戰(zhàn)數千,后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墩撜Z》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狈蚰芤源笫滦∫?。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后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后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于三世矣。

  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后,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惫麓搜越愿呜?。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zhí)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

  孤聞介推之避晉封,申胥之逃楚賞,未嘗不舍書而嘆,有以自省也。奉國威靈,仗鉞征伐,推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芍^天助漢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紂為昏亂,虐殘忠正。

周室何隆,一門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漢祚之興,階秦之衰。

雖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滅無遺。

紂為昏亂,虐殘忠正。

周室何隆,一門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漢祚之興,階秦之衰。

雖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滅無遺。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后,年紀尚少,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故以四時歸鄉(xiāng)里,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難,興舉義兵。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故汴水之戰(zhàn)數千,后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墩撜Z》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狈蚰芤源笫滦∫?。昔樂毅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后已,不忍謀趙之徒隸,況燕后嗣乎!”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于三世矣。

  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后,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惫麓搜越愿呜?。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zhí)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

  孤聞介推之避晉封,申胥之逃楚賞,未嘗不舍書而嘆,有以自省也。奉國威靈,仗鉞征伐,推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芍^天助漢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縣,食戶三萬,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

我已幽慵僮更懶,雨來春草一番多。

襄樊四載弄干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買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

萬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

棘門灞上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

云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云鬟煙鬢與誰期,一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于今,而將見于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后將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zhàn)。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習于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于斬刈殺伐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于驚潰。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jié),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后,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é)言,不戰(zhàn)而走。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樂,豢于游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銷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是以區(qū)區(qū)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王公貴人所以養(yǎng)其身者,豈不至哉?而其平居??嘤诙嗉病V劣谵r夫小民,終歲勤苦,而未嘗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今王公貴人,處于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畏之太甚,而養(yǎng)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是以善養(yǎng)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于寒暑之變;然后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論戰(zhàn)斗之事,則縮頸而股栗;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愿聽。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yǎng)之太過歟?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見四方之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國家所以奉西北之虜者,歲以百萬計。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此其勢必至于戰(zhàn)。戰(zhàn)者,必然之勢也。不先于我,則先于彼;不出于西,則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茍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于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不測。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jié);役民之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每歲終則聚于郡府,如古都試之法,有勝負,有賞罰。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又撓以軍法,則民將不安,而臣以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zhàn)。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怨,然熟與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多怨,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zhàn)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習于兵,彼知有所敵,則固以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利害之際,豈不亦甚明歟?

詩人安得有青衫,今歲和戎百萬縑。

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yǎng)吳蠶。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后土之花,天下無二本。方其初開,帥臣以金瓶飛騎,進之天上,間亦分致貴邸。余客輦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鈿寶玦,天上飛瓊,比人間春別。江南江北曾未見,漫擬梨云梅雪?;瓷酱和恚瑔栒l識、芳心高潔?消幾番、花落花開,老了玉關豪杰!

金壺翦送瓊枝,看一騎紅塵,香度瑤闕。韶華正好,應自喜、初亂長安蜂蝶。杜郎老矣,想舊事、花須能說。記少年,一夢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步屟隨春風,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見有。

回頭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飛騎籍,長番歲時久。

前日放營農,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則已,誓不舉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

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

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語多雖雜亂,說尹終在口。

朝來偶然出,自卯將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

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戰(zhàn)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

眾寮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霄漢瞻佳士,泥涂任此身。

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

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

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粉堞女墻都已盡,恍如陶侃夢天門。

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

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

封疆盡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

試問李斯長嘆后,誰牽黃犬出東門。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鉗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強尋偏旁推點畫,時得一二遺八九。

我車既攻馬亦同,其魚惟鮪貫之柳。

古器縱橫猶識鼎,眾星錯落僅名斗。

模糊半已隱瘢胝,詰曲猶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隱云霧,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戰(zhàn)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

上追軒頡相唯諾,下揖冰斯同鷇鵓。

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籀史變蝌蚪。

厭亂人方思圣賢,中興天為生耆耈。

東征徐虜闞虓虎,北伐犬戎隨指嗾。

象胥雜沓貢狼鹿,方召聯(lián)翩賜圭卣。

遂因鼓鼙思將帥,豈為考擊煩蒙瞍。

何人作頌比崧高,萬古斯文齊岣嶁。

勛勞至大不矜伐,文武未遠猶忠厚。

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文字誰記某。

自從周衰更七國,竟使秦人有九有。

掃埽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

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登山刻石頌功烈,后者無繼前無偶。

皆云皇帝巡四國,烹滅強暴救黔首。

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隨擊掊。

傳聞九鼎淪泗上,欲使萬夫沉水取。

暴君縱欲窮人力,神物義不污秦垢。

是時石鼓何處避?無乃天工令鬼守。

興亡百變物自閑,富貴一朝名不朽。

細思物理坐嘆息,人生安得如汝壽。

天際烏云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

嵩陽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萬里情。

徐邈能中酒圣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為誰連。

無可奈何新白發(fā),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

大廈元非一木支,欲將獨力拄傾危。

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要為天下奇。

當日奸諛皆膽落,平生忠義只心知。

端能飽吃新州飯,在處江山足護持。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東征日調萬黃金,幾竭中原買斗心。

軍令未聞誅馬謖,捷書惟是報孫歆。

但須鸑鷟巢阿閣,豈假鴟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積骸成莽陣云深。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