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韓愈

唐代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主要成就

政治主張
  韓愈在政治上主張?zhí)煜陆y(tǒng)一,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zhèn)之亂。韓愈曾經(jīng)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潮州,后因治政突出,遷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并且培養(yǎng)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F(xiàn)宜春秀江中有一個沙洲,名為狀元洲,傳說就是當年學子讀書之處。宜春城中最高山頭建有狀元樓,宜春市區(qū)有昌黎路,都是為了紀念韓愈的特別功績。

教育思想
  韓愈三進國子監(jiān)做博士,一度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招收弟子,親授學業(yè),留下了論說師道 激勵后進和提攜人才的文章,不失為一位有創(chuàng)造性見解的教育家。韓愈力改恥為人師之風,廣招后學。柳宗元曾贊嘆說:“今之世不聞有師,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為師,愈以是得狂名?!表n愈在教育方面的論文主要的有《師說》 《進學解》和《雜說四馬說》等等。在這些文章中,他強調(diào)了求師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提出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命題,認為只要是有學問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師;他還提出了“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馬,指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闡釋了在位之人如何識別人才 對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問題。韓愈這種識別人才與培養(yǎng)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舉賢”、里子“尚賢”思想的新發(fā)展,也是對封建貴族那種選人唯貴、用人為親的腐朽思想進行的有力批判。

文學成就
  古文運動
  后人把他與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曾鞏、歐陽修、王安石合稱為唐宋八大家,并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fā)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chuàng)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lǐng)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韓愈積極領(lǐng)導了唐代古文運動,并使這一運動獲得重大的成功。 所謂古文運動,就是改變漢魏六朝以來的駢體文,恢復先秦時代的散文體。韓愈把古文運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韓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辭也,本志乎古道也?!币怨盼膩碚衽d儒學,恢復“圣道”。 韓愈認為,“文以載道”,文和道必須有機結(jié)合起來,應(yīng)該首先重視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聲宏”。 韓愈以“物不得其平則鳴”為根據(jù)提出了一條理論,認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 韓愈認為,文體上應(yīng)該學習古代圣賢之為文。但必須“師其意,不師其辭” 。韓愈還提出,寫文章應(yīng)該“唯陳言之務(wù)去”,去陳詞濫調(diào),務(wù)爭有所創(chuàng)新。韓愈領(lǐng)導唐代古文運動是成功的,從此“古文自唐以后為一大變”,一改淫靡的文風。蘇軾據(jù)此稱 是“文起八代之衰”。韓愈的文學主張,對于后代文學理論的發(fā)展和文學實踐活動都有積極的影響。

  文學創(chuàng)作
  韓愈的作品非常豐富,現(xiàn)存詩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韓愈的散文、詩歌創(chuàng)作,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志、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韓愈散文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語言鮮明簡煉,新穎生動,為古文運動樹立了典范。韓文風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雜文,與論說文相比,雜文更為自由隨便,或長或短,或莊或諧,文隨事異,各當其用。如《進學解》通過設(shè)問設(shè)答的方式,反話正說,全文多用辭賦鋪陳的手法排比對偶,行文輕松活潑。雜文中最可矚目的是那些嘲諷現(xiàn)實、議論犀利的精悍短文,如《雜說》、《獲麟解》等,形式活潑,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序文(即贈序),大都言簡意賅,別出心裁,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社會的各種感慨,如《張中丞傳后敘》、《送李愿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等。此外,韓愈還在傳記、碑志中表現(xiàn)出狀物敘事的杰出才能,如《毛穎傳》《柳子厚墓志銘》等。傳記、抒情散文,韓愈的傳記文繼承《史記》傳統(tǒng),敘事中刻畫人物,議論、抒情妥帖巧妙。《張中丞傳后敘》是公認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絕調(diào),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shù)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nèi)容深刻;《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guān)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人物生平

困苦童年
  大歷三年(768年),韓愈出生。他的祖輩都曾在朝或在地方為官,其父韓仲卿時任秘書郎。韓愈三歲時,韓仲卿便逝世。他由兄長韓會撫養(yǎng)成人。

  大歷十二年(777年),韓會因受元載牽連,貶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韓會早逝后,韓愈先是隨寡嫂回河陽原籍安葬兄長,但卻不得久住,只得隨寡嫂鄭氏避居江南宣州,韓愈這一時期便是在困苦與顛沛中度過的。韓愈自念是孤兒,從小便刻苦讀書,無須別人嘉許勉勵。

科舉之路
  貞元二年(786年),韓愈離開宣城,只身前往長安。其間韓愈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濟)投奔族兄韓弇,以得到河中節(jié)度使渾瑊的推薦,卻毫無收獲。

  貞元三年(787年)秋,韓愈取得鄉(xiāng)貢資格后再往長安。是年,韓愈在長安落地,生活無所依靠,又傳來從兄韓弇死于非命的噩耗。約在此年末,韓愈因偶然機會,得以拜見北平王馬燧。此間,韓愈得到了馬燧的幫助,后曾作《貓相乳》以感其德。

  貞元三年至五年(787年—789年)間,韓愈三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失敗。貞元五年(789年),韓愈返回宣城。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第四次參加進士考試,終于登進士第。次年,參加吏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遭遇失敗。同年,韓愈之嫂鄭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陽,為其守喪五個月。

  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長安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又失敗。

  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仍失敗。期間曾三次給宰相上書,均未得到回復。同年,離開長安,經(jīng)潼關(guān)回到河陽縣,于是前往東都洛陽。

兩入幕府
  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韓愈因受宣武節(jié)度使董晉推薦,得試任秘書省校書郎,并出任宣武節(jié)度使觀察推官。韓愈在任觀察推官三年間,在指導李翱、張籍等青年學文的同時,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

  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晉逝世,韓愈隨董晉靈柩離境。韓愈剛離開四日,宣武軍便發(fā)生兵變,留后陸長源等被殺,軍中大亂,韓愈因先離開而得免禍。韓愈隨董晉靈柩至洛陽,其后于二月末抵達徐州。同年秋,韓愈應(yīng)徐泗濠節(jié)度使張建封之聘,出任節(jié)度推官,試協(xié)律郎。同年冬,張建封派韓愈前往長安朝正。韓愈談?wù)撝彼孤剩瑥牟晃窇只蚧乇苁裁?,操行堅定純正,卻不善于處理一般事務(wù)。

  貞元十六年(800年)春,韓愈回到徐州,于夏季離開徐州,回到洛陽。同年冬,韓愈前往長安,第四次參吏部考試。

屢遭貶謫
  貞元十七年(801年),通過銓選。次年春,韓愈被任命為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他曾告假回到洛陽,前往華山游玩。

  貞元十九年(803年),韓愈晉升為監(jiān)察御史。當時關(guān)中地區(qū)大旱,韓愈在查訪后發(fā)現(xiàn),災(zāi)民流離失所,四處乞討,關(guān)中餓殍遍地。目睹嚴重的災(zāi)情,韓愈痛心不已。而當時負責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實卻封鎖消息,謊報稱關(guān)中糧食豐收,百姓安居樂業(yè)。韓愈在憤怒之下上《論天旱人饑狀》疏,反遭李實等讒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貶為連州陽山縣令。

  貞元二十年(804年)春,韓愈抵達陽山縣就職。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韓愈獲赦免,于夏秋之間離開陽山縣。八月,獲授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韓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quán)知國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韓愈正式擔任國子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六月十日,改授都官員外郎、分司東都兼判祠部。

  元和五年(810年),降授河南縣令。當時,魏、鄆、幽、鎮(zhèn)四藩鎮(zhèn)各設(shè)留守藩邸,暗中蓄養(yǎng)士兵,并窩藏逃犯,意圖不軌。韓愈要揭發(fā)他們的違法行為,便部署官吏,事先自斷他們與百姓往來,等天明就公布,留守官員十分害怕,被迫停手。

  元和六年(811年),任尚書職方員外郎,回到長安。

  元和七年(812年)二月,復任國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韓愈認為自己才學高深,卻屢次遭貶斥,便創(chuàng)作《進學解》來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韓愈,認為他有史學方面的才識,于是調(diào)韓愈為比部郎中、史館修撰,奉命修撰《順宗實錄》。

  元和九年(814年)十月,韓愈任考功郎中,仍任史館修撰。同年十二月,任知制誥。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晉升為中書舍人,此后獲賜緋魚袋。不久,厭惡韓愈的人稱他先前任江陵掾曹時,荊南節(jié)度使裴均留他住宿禮遇厚重。裴均之子裴鍔是平庸淺陋之人,裴鍔看望父親時,韓愈在為裴鍔送行的文章序中,仍稱呼裴鍔的字。這一說法在朝官中引起很大反響,韓愈因此被改授為太子右庶子。

隨征淮西
  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jié)度使,聘請韓愈任行軍司馬,賜紫服佩金魚袋。韓愈曾建議裴度派精兵千人從小路進入蔡州,必能擒拿吳元濟。裴度未及采行,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吳元濟。三軍謀略之士,無不為韓愈惋惜。韓愈又對裴度說:“如今憑借平定淮西的聲勢,鎮(zhèn)州王承宗可用言辭說服,不必用兵?!彼阏业桨仃???谑谥鲁傻鹿?jié)度使王承宗的書信,叫柏耆執(zhí)筆寫下后,帶上書信進入鎮(zhèn)州曉喻王承宗。王承宗攝于兵威,就上表獻上德、棣二州,表示服從朝廷。

  同年十二月,淮西平定后,韓愈隨裴度回朝,因功授職刑部侍郎,憲宗便命他撰寫《平淮西碑》,其中很大篇幅敘述裴度的事跡。當時,李愬率先進入蔡州生擒吳元濟,功勞最大,他對韓愈所寫憤憤不平。李愬之妻入宮禁訴說碑辭與事實不符,憲宗便下令磨掉韓愈所寫碑文,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刻石為碑。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尚書左仆射鄭余慶因諳熟典章,被任命為詳定使,對朝廷儀制、吉兇五禮加以修定。韓愈被引為副使,參與修定工作。

諫迎佛骨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憲宗派使者前往鳳翔迎佛骨,長安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極力勸諫,認為供奉佛骨實在荒唐,要求將佛骨燒毀,不能讓天下人被佛骨誤導。憲宗覽奏后大怒,要用極刑處死韓愈,裴度、崔群等人極力勸諫,憲宗卻仍憤怒。一時人心震驚嘆惜,乃至皇親國戚們也認為對韓愈加罪太重,為其說情,憲宗便將他貶為潮州刺史。

  韓愈到潮陽后,上奏為自己辯白。憲宗對宰相說道:“昨日收到韓愈到潮州后的上表,所以想起他諫迎佛骨之事,他很是愛護朕,朕難道不知道?但韓愈身為人臣,不應(yīng)當說人主奉佛就位促壽短。朕因此討厭他太輕率了?!睉椬谝庥匦缕鹩庙n愈,所以先說及此事,觀察宰相的態(tài)度。但同平章事皇甫镈憎恨韓愈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便搶先回答說:“韓愈終究太狂放粗疏,暫且可考慮調(diào)到別郡?!边m逢大赦,憲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韓愈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韓愈抵達袁州。按照袁州風俗,平民女兒抵押給人家做奴婢,超越契約期限而不贖回,就由出錢人家沒為家奴。韓愈到后,設(shè)法贖出那些被沒為家奴的男女,讓他們回到父母身邊。于是禁止此種風俗,不許買人為奴。

  此年九月,韓愈入朝任國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長安。

出使鎮(zhèn)州
  長慶元年(821年)七月,韓愈轉(zhuǎn)任兵部侍郎。當時,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兵變,殺害新任成德節(jié)度使田弘正。都知兵馬使王廷湊自稱留后,并向朝廷索求節(jié)鉞。

  長慶二年(822年)二月,朝廷赦免王庭湊及成德士兵,命韓愈為宣慰使,前往鎮(zhèn)州。

  韓愈即將出發(fā)時,百官都為他的安全擔憂。元稹說:“韓愈可惜?!碧颇伦谝埠蠡冢n愈到成德軍邊境后,先觀察形勢變化,不要急于入境,以防不測。韓愈說:“皇上命我暫停入境,這是出于仁義而關(guān)懷我的人身安危;但是,不畏死去執(zhí)行君命,則是我作為臣下應(yīng)盡的義務(wù)?!庇谑且闳恢簧砬巴?。

  到鎮(zhèn)州后,王庭湊將士拔刀開弓迎接韓愈。韓愈到客房后,將士仍手執(zhí)兵器圍在院中。王庭湊對韓愈說:“之所以這么放肆無禮,都是這些將士干的,而不是我的本意?!表n愈嚴厲地說:“皇上認為你有將帥的才能,所以任命你為節(jié)度使,卻想不到你竟指揮不動這些士卒!”

  有一士卒手執(zhí)兵器上前幾步說:“先太師(指王武?。閲覔敉酥焯?,他的血衣仍在這里。我軍有什么地方辜負了朝廷,以致被作為叛賊征討!”韓愈說:“你們還能記得先太師就好了,他開始時叛亂,后來歸順朝廷,加官進爵,因此,由叛逆轉(zhuǎn)變而為福貴難道還遠嗎?從安祿山、史思明到吳元濟、李師道,割據(jù)叛亂,他們的子孫至今還有存活做官的人沒有?”眾人回答:“沒有?!?/p>

  韓愈又說:“田弘正舉魏博以歸順朝廷,他的子孫雖然還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歸順朝廷,還未成人就被任命為節(jié)度使;劉悟、李祐當初跟隨李師道、吳元濟叛亂,后來投降朝廷,現(xiàn)在,都是節(jié)度使。這些情況,你們都聽說過嗎!”眾人回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軍不安?!?/p>

  韓愈說:“但是你們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殘害他家,又是什么道理?”眾人都稱善。王庭湊恐怕將士軍心動搖,命令他們出去。然后,對韓愈說:“您這次來成德,想讓我干什么呢?”韓愈說:“神策六軍的將領(lǐng),像牛元翼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朝廷顧全大局,不能把他丟棄不管。為什么你到現(xiàn)在仍包圍深州,不放他出城?”王庭湊說:“我馬上就放他出城?!北愫晚n愈一起飲宴,正逢牛元翼逃潰圍出,王庭湊也不追。

晚年生活
  長慶二年(822年)九月,韓愈轉(zhuǎn)任吏部侍郎。次年六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神策軍將士聞訊后,都不敢犯法,私下里相互說:“他連佛骨都敢燒,我們怎么敢犯法!”

  韓愈任職不久,便因不參謁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紳彈劾。韓愈不服,稱此舉經(jīng)穆宗恩準。二人你來我往,爭辯不止。宰相李逢吉趁機奏稱二人關(guān)系不合,朝廷便派李紳出任浙西觀察使,韓愈也被改職兵部侍郎。不久后,穆宗得知其中事由,再任韓愈為吏部侍郎。

病逝于家
  長慶四年(824年)八月,韓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韓愈在長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終年五十七歲。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陽。

  元豐元年(1078年),宋神宗追封韓愈為昌黎伯,并準其從祀孔廟。

評價

  韓愈是一個氣場和存在感均極強的人物。作為文壇領(lǐng)袖,他“手持文柄,高視寰海”“三十余年,聲名塞天”(劉禹錫《祭韓吏部文》);作為作家,他敢為風氣之先,為文為詩氣勢磅礴;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人”,他剛直敢任,人格偉岸,誠為偉丈夫。如此人中鸞鳳,卻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極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許多細微樂趣或煩惱,而且有幽默的一面?!讼蚶?/p>

  韓愈確實是不可多得的歷史人才,他的影響使無數(shù)帝王將相相形見絀。在中唐的政治舞臺上,他扮演過監(jiān)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誥、刑部侍郎、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績。但他的主要貢獻是在文學上。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tǒng),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nèi)容的駢體文。為文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堅決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tǒng)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故宋人蘇軾對他推崇備至,稱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弱”的豐功偉績。

韓愈的詩文

  •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

    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

    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東吳。

    東吳游宦鄉(xiāng),官知自有由。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

    儂幸無負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為。

    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

    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鱷魚大于船,牙眼怖殺儂。

    州南數(shù)十里,有海無天地。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于天下,于物無不容。比聞此州囚,亦在生還儂。

    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

    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戃慌。

    bd大瓶罌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

    工農(nóng)雖小人,事業(yè)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

    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仁義飭其躬,巧奸敗群倫。

    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馀,國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

    潮州雖云遠,雖惡不可過。于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

  • 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洶洶洞庭莽翠微,

    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貝璣,分散百寶人士稀。

    我遷于南日周圍,來見者眾莫依俙.爰有區(qū)子熒熒暉,

    觀以彝訓或從違。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雖有不逮驅(qū)騑騑,或采于薄漁于磯。服役不辱言不譏,

    從我荊州來京畿。離其母妻絕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雖勤苦終何希,王都觀闕雙巍巍。騰蹋眾駿事鞍鞿,

    佩服上色紫與緋。獨子之節(jié)可嗟唏,母附書至妻寄衣。

    開書拆衣淚痕晞,雖不敕還情庶幾。朝暮盤羞惻庭闈,

    幽房無人感伊威。人生此難馀可祈,子去矣時若發(fā)機。

    蜃沉海底氣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處子窈窕王所妃,

    茍有令德隱不腓。況今天子鋪德威,蔽能者誅薦受禨.

    出送撫背我涕揮,行行正直慎脂韋。業(yè)成志樹來頎頎,

    我當為子言天扉。

  • 有鳥夜飛名訓狐,矜兇挾狡夸自呼。乘時陰黑止我屋,

    聲勢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喚誰畏忌,造作百怪非無須。

    聚鬼征妖自朋扇,罷掉栱桷頹墍涂。慈母抱兒怕入席,

    那暇更護雞窠雛。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惡物常勤劬。

    縱之豈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誰謂停奸計尤劇,

    意欲唐突羲和烏。侵更歷漏氣彌厲,何由僥幸休須臾。

    咨余往射豈得已,候女兩眼張睢盱。梟驚墮梁蛇走竇,

    一夫斬頸群雛枯。

  • 堆堆路傍堠,一雙復一只。迎我出秦關(guān),送我入楚澤。

    千以高山遮,萬以遠水隔。吾君勤聽治,照與日月敵。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釋。何當迎送歸,緣路高歷歷。

  • 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馬蹄無入朱門跡,縱使春歸可得知。

  • 魯連細而黠,有似黃鷂子。田巴兀老蒼,憐汝矜爪觜。

    開端要驚人,雄跨吾厭矣。高拱禪鴻聲,若輟一杯水。

    獨稱唐虞賢,顧未知之耳。

  • 昔者誰能比,今來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風。

    架倒藤全落,籬崩竹半空。寧須惆悵立,翻覆本無窮。

  • 朝游孤嶼南,暮戲孤嶼北。所以孤嶼鳥,與公盡相識。

  • 晉人目二子,其猶吹一吷。區(qū)區(qū)自其下,顧肯掛牙舌。

    春秋書王法,不誅其人身。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閑窮年。枉智思掎摭,

    糞壤污穢豈有臧。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

    我有一池水,蒲葦生其間。蟲魚沸相嚼,日夜不得閑。

    我初往觀之,其后益不觀。觀之亂我意,不如不觀完。

    用將濟諸人,舍得業(yè)孔顏。百年詎幾時,君子不可閑。

  • 我遷于揭陽,君先揭陽居。揭陽去京華,其里萬有馀。

    不謂小郭中,有子可與娛。心平而行高,兩通詩與書。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遷宜春,意欲攜以俱。

    擺頭笑且言,我豈不足歟。又奚為于北,往來以紛如。

    海中諸山中,幽子頗不無。相期風濤觀,已久不可渝。

    又嘗疑龍蝦,果誰雄牙須。蚌蠃魚鱉蟲,瞿瞿以狙狙。

    識一已忘十,大同細自殊。欲一窮究之,時歲屢謝除。

    今子南且北,豈非亦有圖。人心未嘗同,不可一理區(qū)。

    宜各從所務(wù),未用相賢愚。

韓愈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