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品格的詩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關(guān)河凍合梨云,沖寒猶試連錢騎。思量舊夢(mèng),黃梅聽雨,危闌倦倚。

披氅重來,不分明出,可憐煙水。算夔巫萬里,金焦兩點(diǎn),誰說與,蒼茫意?

卻憶蛟臺(tái)往事,耀弓刀,舳艫天際。而今剩了,低迷魚艇,模粘雁字。

我輩登臨,殘山送暝,遠(yuǎn)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瓊瑤碎。

春近寒雖轉(zhuǎn),梅舒雪尚飄。

從風(fēng)還共落,照日不俱銷。

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

今來漸異昨,向晚判勝朝。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huì)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shí)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qiáng),漫有高吟力尚狂。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fēng)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shí)發(fā)者也。

  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盡知其族。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峨x騷》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笔且灾华?dú)今,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是所同也。至其發(fā)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yuǎn)矣,世論以為國香矣。乃曰“當(dāng)門不得不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亞檻傾檐一古梅,幾番有意喚春回。

吹香自許仙人下,照影還容高士來。

月射寒光侵澗戶,風(fēng)搖翠色鎖階苔。

游蜂野蝶休相顧,本性由來不染埃。

歸心正似三春草。試著萊衣小。橘懷幾日向翁開。懷祖已瞋文度、不歸來。

禪心已斷人間愛。只有平交在。笑論瓜葛一枰同??慈§`光新賦、有家風(fēng)。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zèng)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jié)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shí)策馬同歸去,關(guān)樹扶疏敲鐙吟。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biāo)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蓱z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湘西一杯酒,渺渺紅葉換。江東千里云,落落黃犬嘆。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車馬,近乃遺札翰。

小遲君不肯,一出我豈憚。雖微辦雞黍,豈乏具薪炭。

古風(fēng)久不作,我友當(dāng)力贊。舊詩況瓊玖,觸目屢璀璨。

中馨稱蘭佩,外飾匪玉冠。初年已飛騰,中道翻嘆惋。

恐遺知己羞,遂許獨(dú)力斷。于茲樹風(fēng)聲,何止評(píng)月旦。

君如渥洼種,可以羈縶絆。我異淇園姿,猶睎歲時(shí)貫。

君乎甚英爽,我也終浪漫。自應(yīng)殊顯晦,寧復(fù)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樓閣丹青煥。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與想悠然時(shí),卻憶蒼然觀。

二月巴陵日日風(fēng),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dú)立蒙蒙細(xì)雨中。

馬趁香微路遠(yuǎn),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yuǎn)路微香趁馬。

  孫奇逢,字啟泰,號(hào)鐘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儻,好奇節(jié),而內(nèi)行篤修;負(fù)經(jīng)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強(qiáng)以仕。先是,高攀龍、顧憲成講學(xué)東林,海內(nèi)士大夫立名義者多附焉。及天啟初,逆奄魏忠賢得政,叨穢者爭出其門,而目東林諸君子為黨。由是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繆昌期次第死廠獄,禍及親黨。而奇逢獨(dú)與定興鹿正、張果中傾身為之,諸公卒賴以歸骨,世所傳“范陽三烈士”也。

  方是時(shí),孫承宗以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經(jīng)略薊、遼,奇逢之友歸安茅元儀及鹿正之子善繼皆在幕府。奇逢密上書承宗,承宗以軍事疏請(qǐng)入見。忠賢大懼,繞御床而泣,以嚴(yán)旨遏(è)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義。臺(tái)垣及巡撫交薦屢征,不起,承宗欲疏請(qǐng)以職方起贊軍事,使元儀先之,奇逢亦不應(yīng)也。其后畿內(nèi)盜賊數(shù)駭,容城危困,乃攜家入易州五公山,門生親故從而相保者數(shù)百家,奇逢為教條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輟。

  入國朝,以國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辭。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蘇門百泉。水部郎馬光裕奉以夏峰田廬,逆率子弟躬耕,四方來學(xué),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與鹿善繼講學(xué),以象山、陽明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說。其治身務(wù)自刻砥,執(zhí)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cè)凡六年。人無賢愚,茍問學(xué),必開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與人無町畦,雖武夫悍卒工商隸圉野夫牧豎,必以誠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無忌嫉者。方楊、左在難,眾皆為奇逢危,而忠賢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質(zhì)行,無不陰為之地者。鼎革后,諸公必欲強(qiáng)起奇逢,平?jīng)龊⒆粼唬骸叭烁饔兄?,彼自樂處隱就閑,何故必令與吾儕一轍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學(xué)者,歲時(shí)奉祀百泉書院,而容城與劉因、楊繼盛同祀,保定與孫文正承宗、鹿忠節(jié)善繼并祀學(xué)宮,天下無知與不知,皆稱曰夏峰先生。

  贊曰:先兄百川聞之夏峰之學(xué)者,征君嘗語人曰:“吾始自分與楊、左諸賢同命,及涉亂離,可以犯死者數(shù)矣,而終無恙,是以學(xué)貴知命而不惑也?!闭骶搶W(xué)之書甚具,其質(zhì)行,學(xué)者譜焉,茲故不論,而獨(dú)著其犖犖大者。方高陽孫少師以軍事相屬,先生力辭不就,眾皆惜之,而少師再用再黜,訖無成功,《易》所謂“介于石,不終日”者,其殆庶幾耶。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fēng)江上作釣竿。

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fēng)瀚海沙。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陰崖側(cè),夙夜懼危頹。

寒泉浸我根,凄風(fēng)常徘徊。

三光照八極,獨(dú)不蒙余暉。

葩葉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榮,己獨(dú)失時(shí)姿。

比我英芳發(fā),鶗鴂鳴已衰。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臺(tái)上種,留向磧中栽。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幾共查梨到雪霜,一經(jīng)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

北客有來初未識(shí),南金無價(jià)喜新嘗,含滋嚼句齒牙香。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陰崖側(cè),夙夜懼危頹。

寒泉浸我根,凄風(fēng)常徘徊。

三光照八極,獨(dú)不蒙余暉。

葩葉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榮,己獨(dú)失時(shí)姿。

比我英芳發(fā),鶗鴂鳴已衰。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shí)始起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花氣靄芳芬,翠幕重簾不染塵。夢(mèng)里真香通鼻觀,氤氳。不是婷婷倩女魂。

細(xì)蕊綴紛紛,淡粉輕脂最可人。懶與凡葩爭艷冶,清新。贏得嘉名自冠群。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fēng)動(dòng)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xiàng)?,聊醫(yī)俗。

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fēng)姿,溫如玉。

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fēng)吹。曉風(fēng)吹。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

未應(yīng)全是雪霜姿。欲開時(shí)。未開時(shí)。粉面朱唇,一半點(diǎn)胭脂。醉里謗花花莫恨,渾冷淡,有誰知。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tài),未肯十分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bào)。待到山花爛漫時(shí),她在叢中笑。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tài),未肯十分紅。

雪虐風(fēng)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jiān)。

過時(shí)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shí)。

向來冰雪凝嚴(yán)地,力斡春回竟是誰?

落落盤根真得地,澗畔雙松,相背呈奇態(tài)。勢欲拚飛終復(fù)墜,蒼龍下飲東溪水。

溪上平崗千疊翠,萬樹亭亭,爭作拏云勢??倿樽约疑馑欤碎g愛道為渠媚。

鉛華不御,看道家妝就。問取旁人入時(shí)否。為孤情淡韻、判不宜春,矜標(biāo)格、開向晚秋時(shí)候。

無端輕薄雨,滴損檀心,小疊宮羅鎮(zhèn)長皺。何必訴凄清,為愛秋光,被幾日、西風(fēng)吹瘦。便零落、蜂黃也休嫌,且對(duì)依斜陽,勝偎紅袖。

十年無夢(mèng)得還家,獨(dú)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diǎn)莓苔多莫數(shù),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fēng)謬掌花權(quán)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竭知盡忠而蔽障于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闭惨硕瞬叻鼾?,曰:“君將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p>

  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病!?/p>

  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qǐng)?!笔逑蚋?yīng),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笔依下勚唬骸皹吠貂V言于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其獨(dú)遺我乎?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蜃?,覺者也?!?/p>

  晉侯問叔向之罪于樂王鮒。對(duì)曰:“不棄其親,其有焉?!?/p>

  于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驲而見宣子,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稌吩唬骸ビ兄儎?,明征定保?!蛑\而鮮過,惠訓(xùn)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為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為?”宣子說,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

  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qǐng)。”叔向弗應(yīng),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笔依下勚唬骸皹吠貂V言于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其獨(dú)遺我乎?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蜃樱X者也?!?/p>

  晉侯問叔向之罪于樂王鮒。對(duì)曰:“不棄其親,其有焉?!?/p>

  于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驲而見宣子,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稌吩唬骸ビ兄儎?,明征定保?!蛑\而鮮過,惠訓(xùn)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為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為?”宣子說,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臣聞忠無不報(bào),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wèi)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是使荊軻、衛(wèi)先生復(fù)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獻(xiàn)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聽,毋使臣為箕子、接輿所笑。臣聞比干剖心,子胥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憐焉。

  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焙蝿t?知與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荊軻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齊之魏,臨城自剄以卻齊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齊、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國、死兩君者,行合于志,慕義無窮也。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為燕尾生;白圭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何則?誠有以相知也。蘇秦相燕,人惡之燕王,燕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于中山,人惡之于魏文侯,文侯賜以夜光之璧。何則?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故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昔司馬喜臏腳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脅折齒于魏,卒為應(yīng)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畫,捐朋黨之私,挾孤獨(dú)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fù)石入海,不容于世,義不茍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繆公委之以政;甯戚飯牛車下,桓公任之以國。此二人者,豈素宦于朝,借譽(yù)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堅(jiān)如膠漆,昆弟不能離,豈惑于眾口哉?故偏聽生奸,獨(dú)任成亂。昔魯聽季孫之說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計(jì)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辯,不能自免于讒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國,齊用越人子臧而強(qiáng)威、宣。此二國豈系于俗,牽于世,系奇偏之浮辭哉?公聽并觀,垂明當(dāng)世。故意合則胡越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則骨肉為仇敵,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誠能用齊、秦之明,后宋、魯之聽,則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為也。

  是以圣王覺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說田常之賢,封比干之后,修孕婦之墓,故功業(yè)覆于天下。何則?欲善亡厭也。夫晉文親其讎,強(qiáng)伯諸侯;齊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則?慈仁殷勤,誠加于心,不可以虛辭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東弱韓、魏,立強(qiáng)天下,卒車裂之。越用大夫種之謀,禽勁吳而伯中國,遂誅其身。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bào)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dá),無愛于士,則桀之犬可使呔堯,跖之客可使刺由,何況因萬乘之權(quán),假圣王之資乎!然則荊軻湛七族,要離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

  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以左右先為之容也。故無因而至前,雖出隨珠和璧,祗怨結(jié)而不見德;有人先游,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羸,雖蒙堯、舜之術(shù),挾伊、管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而素?zé)o根柢之容,雖竭精神,欲開忠于當(dāng)世之君,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跡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獨(dú)化于陶鈞之上,而不牽乎卑辭之語,不奪乎眾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荊軻,而匕首竊發(fā);周文王獵涇渭,載呂尚歸,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烏集而王。何則?以其能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獨(dú)觀乎昭曠之道也。

  今人主沈諂諛之辭,牽帷廧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焦所以憤于世也。

  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污義,底厲名號(hào)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hào)朝歌,墨子回車。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于威重之權(quán),脅于位勢之貴,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于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p>

  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qǐng)?!笔逑蚋?yīng),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笔依下勚唬骸皹吠貂V言于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其獨(dú)遺我乎?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蜃?,覺者也?!?/p>

  晉侯問叔向之罪于樂王鮒。對(duì)曰:“不棄其親,其有焉?!?/p>

  于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驲而見宣子,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書》曰:‘圣有謨勛,明征定保?!蛑\而鮮過,惠訓(xùn)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為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為?”宣子說,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楚襄王問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yù)之甚也!”

  宋玉對(duì)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陀懈栌谯姓?,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ē)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有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皇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fù)蒼天,足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fā)昆侖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獨(dú)鳥有鳳而魚有鯤,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獨(dú)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不學(xué)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東岡記得,同來胥宇,歲月幾何難計(jì)。柳老悲桓,松高對(duì)阮,未辦為鄰地。長干白下,青樓朱閣,往往夢(mèng)中槐蟻。卻不如、洼尊放滿,老夫未醉。

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間無此。不學(xué)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東岡記得,同來胥宇,歲月幾何難計(jì)。柳老悲桓,松高對(duì)阮,未辦為鄰地。長干白下,青樓朱閣,往往夢(mèng)中槐蟻。卻不如、洼尊放滿,老夫未醉。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jiān)不怕風(fēng)吹動(dòng),節(jié)操棱棱還自持,冰霜?dú)v盡心不移。

況復(fù)陽和景漸宜,閑花野草尚葳蕤,風(fēng)吹柏枝將何為?

北風(fēng)吹,能幾時(shí)?

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jiān)不怕風(fēng)吹動(dòng),節(jié)操棱棱還自持,冰霜?dú)v盡心不移。

況復(fù)陽和景漸宜,閑花野草尚葳蕤,風(fēng)吹柏枝將何為?

北風(fēng)吹,能幾時(shí)?

一從棄?mèng)~釣,十載干明王。

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

仲秋至東郡,遂見天雨霜。

昨夜夢(mèng)故山,蕙草色已黃。

平明辭鐵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蕭條景,拔剌飛鵝鶬。

四郊陰氣閉,萬里無晶光。

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壺贈(zèng),置之君子堂。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

懷君萬里別,持贈(zèng)結(jié)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已矣將何道,無令白發(fā)新。

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載后,百遍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積善云有報(bào),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yīng),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dāng)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dāng)誰傳。

積善云有報(bào),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yīng),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dāng)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dāng)誰傳。

湖上青山對(duì)結(jié)廬,墳頭秋色亦蕭疏。

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jiān)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qǐng)D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lì)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shí)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qǐng)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hào)-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