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綠如碧玉的孤竹生在深林,用它制的壁州鞭名貴萬分;
賢德之人將竹鞭贈送給我,這份厚禮勝過了萬兩黃金。
我一打開郢客的緘封之后,立刻想到冰凍巴山雪深深。
鞭上節(jié),節(jié)節(jié)懷著端直性,遍體露青猶有歲寒后凋心。
我們何時才能策馬同歸去,在扶疏的關樹下敲鐙高吟?
注釋
酬:酬唱,以詩詞相互贈答唱和。元九:即詩人元?。?79~831),字微之,行九,是作者好友。侍卿:即監(jiān)察御史,是主管監(jiān)察的官員,職位不高,權限較廣。元稹曾任過此職。長句:指七言詩。壁竹: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所產之竹。
碧玉孤根:均指竹。
美人:指賢人。金:古代的貨幣單位。秦代以一鎰為金。漢代以一斤為金。
郢(yǐng)客:指元稹。這時元稹已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所以稱元稹為郢客。緘(jiān):捆束箱籠的繩子。
端直:正直。
歲寒心:歲寒不凋之志。《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
策:馬鞭。這里用作動詞,意即用鞭打馬。
關樹:關中之樹。扶疏:枝葉繁茂。
創(chuàng)作背景
劉禹錫為了褒獎元稹不屈服于閹豎淫威的堅強意志,特意贈給他一只文石枕和一首七絕《贈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詩獎之》。元稹回贈了壁州產的馬鞭和一首答詩《劉二十八以文石枕見贈仍題絕句以將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謝兼廣為四韻》。劉禹錫接到元稹的酬贈后,即作此詩。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