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全

朝代:
不限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近現(xiàn)代
謝靈運(yùn)

謝靈運(yùn)(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chuàng)作活動在劉宋時(shí)代,中國文學(xué)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由謝靈運(yùn)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yùn)還兼通史學(xué),工于書法,翻譯佛經(jīng),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jīng)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yùn)集》等14種。

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shí)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yùn)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xué),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fēng)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shí)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yùn)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yuǎn),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shí),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鮮卑族,周武帝宇文邕長子,母李娥姿,南北朝時(shí)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宣政元年(578年)到大象元年(579年)在位。大象元年(579年)禪位于長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權(quán)。于全國大選美女,以充實(shí)后宮,大將軍陳山提的第八女陳月儀,儀同元晟的第二女元樂尚最受寵愛。由于縱欲過度,嬉游無度,宇文赟的健康惡化。次年病逝,時(shí)年二十二歲,謚號宣皇帝,葬于定陵。次年,楊堅(jiān)廢靜帝(宇文衍)自立,改國號為隋,北周滅亡。

褚玠

褚玠(528—580),字溫理,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9歲時(shí)父母雙亡,為其叔父褚隨收養(yǎng)。長大后博覽群籍,下筆成文。他的文風(fēng)樸實(shí)嚴(yán)謹(jǐn),作文引經(jīng)據(jù)典,不尚詞藻。入仕之初任王府法曹,后轉(zhuǎn)外兵記室。南朝陳文帝天嘉年間(560—566),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升太子庶子、中書侍郎。宣帝太建年間(569—582),以中書舍人蔡景歷薦,出任戍昭將軍,領(lǐng)山陰令。晚年不預(yù)軍事,優(yōu)游都城以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成,配享武帝廟庭。

明少遐

南朝梁平原鬲人,字處默。明山賓弟。有聲名。歷仕都官尚書,青州刺史。梁武帝大同七年,東魏人來聘,少遐曾以散騎常侍被遣報(bào)聘。太清之亂,奔東魏,仕北齊。孝昭帝皇建中拜太子中庶子。

張文姬

張文姬,文學(xué)家鮑照之妻,南朝宋代女詩人,僅存詩四首。多詠物詩,頗有寄托。文學(xué)家鮑照之妻,南朝宋代女詩人,僅存詩四首。多詠物詩,頗有寄托。她也很有文才,在鮑照消極頹廢的時(shí)候,張文姬曾經(jīng)以白鷺為題,寫了一首很著名的勸慰勉勵丈夫的詩《沙上鷺》。今存詩四首。多詠物詩,頗有寄托。

蕭道成

齊高帝蕭道成(427年―482年),字紹伯,小名斗將,漢族,齊朝開國皇帝,在位四年?!赌淆R書·高帝紀(jì)》載,齊高帝蕭道成乃“漢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先世居?xùn)|海蘭陵(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zhèn))?!赌淆R書·武帝本紀(jì)》載:高祖蕭整于東晉初過江,寓晉陵武進(jìn)(今常州市新北區(qū)孟河鎮(zhèn)萬綏村),晉于此地僑置蘭陵郡,稱南蘭陵,故蕭氏遂為南蘭陵(今常州)人。少從名儒雷次宗受業(yè),治《禮》及《左氏春秋》。仕宋,初為左軍中兵參軍,后領(lǐng)偏軍征仇池,進(jìn)軍距長安八十里,以兵少,又聞宋文帝崩,乃還。

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東海郯人(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長城鎮(zhèn)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學(xué)家和音樂家。南朝任尚書載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歷》,訂正舊歷所訂的冬至?xí)r刻和冬至?xí)r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齊及梁天監(jiān)中葉,在我國天文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論周天度數(shù)和兩極距離相當(dāng)于給出圓周率的近似值約為3.1429,對后世歷法影響很大。兼通音律,發(fā)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彈箏,復(fù)擅弈棋,著作有《達(dá)性論》、《與宗居士書》、《答顏光祿》、《報(bào)應(yīng)問》等。曾奉命撰修《宋書》,書未成而卒。

王褒2

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文學(xué)家。東晉宰相王導(dǎo)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脈),曾祖王儉、祖王騫、父王規(guī),俱有重名。妻子為梁武帝之弟鄱陽王蕭恢之女。梁元帝時(shí)任吏部尚書、左仆射。明帝宇文毓篤好文學(xué),王褒與庾信才名最高,二人特被親待。加開府儀同三司。武帝宇文邕時(shí)為太子少保,遷小司空,后出為宜州刺史。建德年間去世,卒年六十四 。子王鼒嗣。

蕭鈞

( 473—494)南朝齊南蘭陵人,字宣禮。齊高帝子。出繼伯父蕭道度。武帝永明中,為江州刺史。累遷秘書監(jiān)、撫軍將軍。性至孝。好學(xué),善屬文。與王智深、江淹以文章相會。嘗手自細(xì)書寫《五經(jīng)》,置巾箱中,以備遺忘,一時(shí)諸王爭效。“巾箱《五經(jīng)》”自此始。居身清率,言未嘗及時(shí)事。海陵王延興元年,蕭鸞專政,見害。

蕭綸

(519—551)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世調(diào),小字六真。梁武帝子。博學(xué),善屬文。武帝天監(jiān)中,封邵陵王,出為寧遠(yuǎn)將軍,累遷江州刺史,以西中郎將權(quán)攝南兗州刺史。坐事免官奪爵。大通元年復(fù)封爵,累遷揚(yáng)州刺史。驕縱不法,侵漁百姓,免為庶人,旋又復(fù)爵。太清二年侯景之亂,率眾討景,敗奔京口。后復(fù)入援,拜司空。大修器甲,將再討侯景。蕭繹(元帝)聞其強(qiáng)盛,忌之,遣將逼之。綸潰,奔汝南,為西魏軍所破,不屈死。謚攜。

宇文逌

(?—580)北周宗室,字爾固突。宇文泰第十三子。明帝武成初封滕國公,武帝建德三年進(jìn)封滕王。六年,從齊王憲征稽胡有功,還除河陽總管,位至上柱國。伐陳,為元帥。后為楊堅(jiān)所殺。

宇文毓

(534—560)即宇文毓。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鮮卑族,小名統(tǒng)萬突。宇文泰長子。宇文護(hù)廢孝閔帝宇文覺,迎立毓,稱天王。后改稱帝,年號武成。以明敏有識量,為宇文護(hù)所憚,被毒死。在位三年。廟號世宗。

江孝嗣

江孝嗣,南朝詩人。生卒時(shí)間與生平均不詳。南齊時(shí)人。曾與謝朓有唱酬。《謝宣城詩集》存其詩二首。

荀仲舉

北齊潁川人,字士高。仕梁為南沙令。從蕭明于寒山,被執(zhí)。入文林館,除符璽郎,后以年老家貧出為義寧太守。

顏師伯

(419—465)南朝宋瑯邪臨沂人,字長淵。少孤貧。涉獵書傳,頗解聲樂。劉道產(chǎn)以為輔國行參軍。劉駿(孝武帝)為徐州,以為主簿,深受信用。及孝武帝立,為侍中,累遷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親幸無比。孝武帝死,受遺詔輔政。多納貨賄,驕奢淫逸。詔轉(zhuǎn)左仆射,領(lǐng)丹陽尹。前廢帝欲親朝政,忌其權(quán)重,稍加削奪。師伯懼,乃與柳元景謀廢立,事泄被殺。謚荒。

楊子華

北齊人。官直閣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工畫馬、龍。武成帝重之,令居禁中,非有詔不得與外人畫,時(shí)稱畫圣。

殷蕓

(471—529)南朝梁陳郡長平人,字灌蔬。勵精勤學(xué),博洽群書。齊永明中,為宜都王行參軍。梁武帝天監(jiān)中,累官秘書監(jiān)、司徒左長史。普通中,直東宮學(xué)士省。武帝命作《小說》十卷,世稱《殷蕓小說》。今有輯本。

虞通之

南朝梁會稽馀姚人。善言《易》,官至步兵校尉。

宇文招

(?—580)北周代郡武川人,鮮卑族,字豆盧突。宇文泰第七子。好屬文,學(xué)庾信體,詞多輕艷。武帝建德元年為大司馬,后封趙王,除雍州牧。五年攻齊,為三軍總管,積功拜太師。楊堅(jiān)輔政,招設(shè)宴密謀殺堅(jiān),事覺被殺,謚僭。

庾徽之

南朝宋潁川鄢陵人,字景猷。性豪麗,服玩奢華。任御史中丞時(shí)嘗奏治顏竣與王僧達(dá)共謀。出為南東海太守,卒于官。

王仲雄

王仲雄,南朝齊詩人、音樂家。祖籍臨淮射陽(今淮安東南),僑居晉陵南沙縣(今常熟北)。敬則子。明帝蕭鸞在位時(shí),為欣賞其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蔡邕“焦尾”琴,讓他在御前演奏。仲雄連續(xù)彈奏五日,并即興創(chuàng)作《懊惱曲》一首獻(xiàn)于明帝。其辭見錄于《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后因明帝猜忌,其父起兵反,仲雄在京被殺。謝朓有《答王世子詩》,當(dāng)即答仲雄之作,是仲雄本能詩,惜所作已佚。

劉勰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shí)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xué)理論家、文學(xué)批評家。漢族,生于京口(今鎮(zhèn)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zhèn)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創(chuàng)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和文學(xué)批評史上的地位。

姚思廉

姚思廉(557—637),字簡之,一說名簡,字思廉,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初期史學(xué)家。約生于梁末陳初,在八十歲左右去世。世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姚察的著作很豐富,有《漢書訓(xùn)纂》30卷,《說林》10卷,《西聘》、《玉璽》、《建康三鐘》等記各1卷,還有《文集》20卷,并行于世。此外,還有未撰成的梁、陳二史。這樣的家學(xué)傳統(tǒng),對姚思廉有良好影響,少年時(shí)就喜好史學(xué),不僅聰穎,而且勤奮學(xué)習(xí),除了讀書,再沒有其他嗜好,甚至從不過問家人的生計(jì)狀況。

蕭賾

(440—493)即蕭賾。南朝齊皇帝,字宣遠(yuǎn),小字龍兒。高帝長子。劉宋末,任江州刺史、中軍大將軍。蕭齊初建,立為皇太子。即位后,以舊怨誅殺散騎常侍荀伯玉、五兵尚書垣崇祖、車騎將軍張敬兒等。鎮(zhèn)壓富陽唐寓之起事。重視文學(xué)、教育,立國學(xué),以王儉領(lǐng)國子祭酒。又修訂張斐、杜預(yù)兩家律注成書。崇信佛教,不喜游宴、雕綺之事,臨終囑喪禮從簡,不得煩民。在位十一年,謚武,廟號世祖。

孔稚珪

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shí),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蕭正德

(?—549)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公和。蕭宏子。齊建武中,為蕭衍(梁武帝)養(yǎng)子,及衍生昭明太子,正德還本,遂懷怨望。入梁,封西豐縣侯,武帝普通六年,以黃門侍郎為輕車將軍,奔北魏,尋逃歸。武帝不之過,復(fù)本封。中大通四年,為吳郡太守,征為侍中,封臨賀郡王。志行無悛,常公行剝掠。時(shí)稱四兇之一。太清二年,侯景之亂,正德率眾附景。景推為天子。臺城陷,降之為大司馬。正德有怨言,旋為景所殺。

王暕

[公元四七七年至五二三年]字思晦,瑯邪臨沂人。生于宋順帝升明元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四年,年四十七歲。年數(shù)歲,風(fēng)神警拔,有成人之度。弱冠,選尚淮南長公主,拜駙馬都尉,除員外散騎侍郎。天監(jiān)中,歷位吏部尚書,領(lǐng)國子祭酒。家世顯貴,與物多隔,不能留心寒素,眾謂為刻薄。以左仆射致仕。暴疾卒,謚靖。暕著有文集二十卷,(《隋書志》作二十一卷。此從《兩唐書志》)傳于世。

蕭子隆

(?—494)南朝齊南蘭陵人,字云興。齊武帝子。封隨郡王,有文才。武帝永明中,為輔國將軍。歷仕侍中、中軍大將軍。海陵王延興元年,蕭鸞輔政,謀害諸王,子隆以才貌見憚,被殺。有文集,今存《山居序》。

劉昶

劉昶(435-498),劉昶,字休道,宋文帝子。

謝舉

(?—548)南朝梁陳郡陽夏人,字言揚(yáng)。謝覽弟。幼好學(xué),與覽齊名,為沈約、江淹、昭明太子、任昉等賞識。起家秘書郎,累官晉陵太守、尚書右仆射。武帝太清二年,遷尚書令。適侯景攻臺城,卒于圍內(nèi)。長于玄理及釋氏義,注《凈名經(jīng)》,常自講說。為晉陵郡時(shí),常與義學(xué)僧遞講經(jīng)論。

徐德言

南朝陳末人。陳后主時(shí)為太子舍人。樂昌公主之夫。時(shí)陳將亡,德言乃謂公主:以公主才色,國破必入權(quán)豪家。因破鏡,各執(zhí)其半,約他日于正月望日市鏡于集市,冀復(fù)相見。陳亡,公主為楊素所得。德言轉(zhuǎn)輾至京,于約期果遇一蒼頭賣半鏡。合之,而知公主處境,再見渺茫,乃題詩一首于鏡上,悲泣不食。事為素知,召德言歸其妻,使還江南終老。

謝惠連

謝惠連(407~433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會稽(今浙江紹興)。他10歲能作文,深得謝靈運(yùn)的賞識,見其新文,常感慨“張華重生,不能易也?!北局荼僦鞑荆痪?。謝惠連行止輕薄不檢,原先愛幸會稽郡吏杜德靈,居父喪期間還向杜德靈贈詩,大為時(shí)論所非,因此不得仕進(jìn)。仕宦失意,為謝靈運(yùn)“四友”之一。

荀雍

南朝宋潁川人,字道雍。官員外散騎郎。與謝惠連、何長瑜、羊璿之四人常隨謝靈運(yùn)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游。時(shí)人稱之謂“四友”。

范縝

范縝(約450年—515年),字子真,漢族,南鄉(xiāng)舞陰人。南北朝時(shí)期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無神論者。入南齊后出仕,歷任寧蠻主簿、尚書殿中郎、領(lǐng)軍長史,宜都太守。蕭衍建立南梁后,任晉安太守、尚書左丞,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廣州,終官中書郎、國子博士。范縝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脅利誘,其哲學(xué)著作《神滅論》,繼承和發(fā)揚(yáng)了荀況、王充等人的唯物論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shí)代意義的不朽作品。

伏挺

(約483—約548)南朝梁平昌安丘人,字士標(biāo)。伏暅子。博學(xué)有才思,善效謝康樂,為五言詩。任昉嘆曰:“此子日下無雙?!饼R末,州舉秀才,對策第一。蕭衍(梁武帝)至新林,挺迎謁,引為征東行參軍。梁武帝天監(jiān)初,除中軍參軍事。在家講《論語》,聽者傾朝。累遷晉陵、武康令。后除南臺書侍御史,因納賄被劾,懼罪出家,名僧挺。后遇赦,不堪食素,還俗。侯景亂中卒。有《邇說》及文集,均佚。

傅昭

(54—528)南朝梁北地靈州人,字茂遠(yuǎn)。丹陽尹袁粲辟為郡主簿。仕齊累至尚書左丞。入梁,累遷至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以清靜為政,居朝無所請謁。終日端居,以書記為樂。博極古今,尤善人物,魏、晉以來,官宦簿閥,姻通內(nèi)外,舉而論之,無所遺失,世稱學(xué)府。卒謚貞。

高琳

(497—572)北周人。其先高句麗人,字季珉。仕于燕,又歸魏,魏孝明帝正光中,起家衛(wèi)府都督,從爾朱天光鎮(zhèn)壓萬俟丑奴,除寧朔將軍、奉車都尉。孝武帝西遷,從入關(guān)。西魏文帝大統(tǒng)初封巨野縣侯。從宇文泰破高歡于沙苑,又戰(zhàn)河橋、邙山,皆有功。西魏末,累遷鄜州刺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北周武帝保定初,從平吐谷渾、稽胡、文州氐酋,授梁州總管。天和三年,遷江陵副總管,擊退陳將吳明徹百日進(jìn)攻。遷鎮(zhèn)襄州,進(jìn)位柱國。

高延宗

(?—577)北齊宗室。高澄第五子。封安德王。幼為高洋(文宣帝)所養(yǎng)。為定州刺史,驕縱不法。孝昭帝、武成帝皆使撻之,殺其昵近九人,自此深自改悔。后主(高緯)武平七年,平陽之役,力御周師有功,為并州刺史,總山西兵事。后主奔鄴,延宗在晉陽即位,改元德昌。周軍還攻晉陽,即位僅二日即被擒。旋為周武帝所殺。

顧歡

南朝齊吳郡鹽官人,字景怡,一字玄平。家貧好學(xué),燃松節(jié)及糠照明讀書。事母孝。年二十余,從雷次宗學(xué)玄儒諸義。后于天臺山開館講授,徒生常近百人??诓晦q,善著論。劉裕輔政,征為揚(yáng)州主簿,及即位建齊朝,乃至,自稱山谷臣。進(jìn)《政綱》一卷。武帝時(shí),征為太學(xué)博士,不就。有《夷夏論》等。

蕭推

(?—548)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智進(jìn)。蕭機(jī)弟。少清敏,好屬文,深為蕭綱所親賞,與蕭曄等并預(yù)密宴,號東宮四友。梁武帝普通六年,以王子封南浦侯。歷寧遠(yuǎn)將軍,遷淮南、吳郡太守,所臨常赤地大旱,人號“旱母”。侯景之亂,守東府,城陷被害。

蕭欣

(?—584)南朝梁宗室。蕭機(jī)子。梁武帝從孫。博綜墳籍,善屬文。蕭察為后梁主,令襲父爵。官尚書令。與柳信言俱為一時(shí)文宗。有《梁史》及文集,已佚。

丘遲

丘遲(464—508),字希范,吳興烏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丘靈鞠之子。南朝梁文學(xué)家。初仕南齊,官至殿中郎、車騎錄事參軍。后投入蕭衍幕中,為其所重。梁天監(jiān)三年,丘遲由中書侍郎出為永嘉太守。 丘遲詩文傳世者不多,所作《與陳伯之書》,使陳伯之擁眾八千歸降, 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勸伯之自魏歸梁,是當(dāng)時(shí)駢文中的優(yōu)秀之作。

蕭曄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通明。蕭映弟。封上黃侯,位宗正卿,出為晉陵太守。美才仗氣,言多激揚(yáng),名盛海內(nèi),特為太子蕭綱(簡文帝)友愛,為東宮四友之一。卒謚替。

蔡凝

蔡凝,字子居,濟(jì)陽考城人。陳朝官員,歷任寧遠(yuǎn)將軍、尚書吏部侍郎、黃門侍郎、吏部尚書等職位。改任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郁悶不得志,陳朝亡,入隋朝,半路上病亡,時(shí)年四十七歲。

卞彬

(?—約500)南朝齊濟(jì)陰冤句人,字士蔚。仕宋為奉朝請、員外郎。入齊,歷官右軍參軍、南康郡丞、平越長史、綏建太守。才操不群,文多指刺。好飲酒,嘗以蚤虱、蝸蟲、蝦蟆等為題作賦,又作《禽獸決錄》,指刺權(quán)貴,文章傳于閭巷。自稱“卞田居”,婦為“傅蠶室”。

卞斌

卞伯玉,南朝宋濟(jì)陰(今山東定陶西北)人。官至東陽太守、黃門郎。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序錄》列東晉以來作《周易系辭注》者十人,卞伯玉為其中之一。

曹景宗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內(nèi))人。南北朝時(shí)期梁朝名將,劉宋征虜將軍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騎射,好獵,少以膽勇聞。天監(jiān)七年(508年),曹景宗出任侍中、中衛(wèi)將軍、江州刺史,于赴任途中病逝,年五十二。追贈征北將軍、雍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壯”。

褚環(huán)中

褚玠(528—580),字溫理,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9歲時(shí)父母雙亡,為其叔父褚隨收養(yǎng)。長大后博覽群籍,下筆成文。他的文風(fēng)樸實(shí)嚴(yán)謹(jǐn),作文引經(jīng)據(jù)典,不尚詞藻。入仕之初任王府法曹,后轉(zhuǎn)外兵記室。宣帝太建年間(569—582),以中書舍人蔡景歷薦,出任戍昭將軍,領(lǐng)山陰令。晚年不預(yù)軍事,優(yōu)游都城以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成,配享武帝廟庭。

褚緭

南朝梁河南人。少薄行。齊末為揚(yáng)州西曹。遇亂居鄉(xiāng)里。入梁投江州陳伯之,為尋陽太守。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勸伯之叛,敗奔魏。魏人欲擢用之,緭為詩諷刺魏人衣冠,出為始平太守。行獵墜馬死。

褚翔

(505—548)南朝梁河南陽翟人,字世舉。褚向子。起家秘書郎。武帝宴群臣樂游苑,命翔與王訓(xùn)為二十韻詩,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武帝稱異,轉(zhuǎn)宣城王文學(xué),俄遷為友。出為義興太守。在政省繁苛,去浮費(fèi),百姓安之。征為吏部郎,自持公清,不為請屬易意。遷侍中,守吏部尚書。丁母憂,以毀卒。

崔巨倫

(487—530)北魏博陵安平人,字孝宗。孝明帝時(shí),為殷州刺史,城陷被執(zhí),葛榮慕其才,欲用之,不從,殺榮部下十余人夜遁。孝莊帝即位,除東濮陽太守。梁武帝以魏北海王元顥為魏主,遣將率軍送顥入洛,巨倫據(jù)郡不從。孝莊帝還宮,封漁陽縣男。后除光祿大夫卒。

段承根

(?—450)北魏武威姑臧人。段暉子。與父同入魏。好學(xué)有文思,崔浩見而奇之,以為才堪著述,請為著作郎。坐崔浩事被殺。

范廣淵

(?—445)名或作廣。南朝宋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范曄弟。善屬文,任武陵王劉駿咨議參軍領(lǐng)記室。后坐兄曄參與謀逆嫌疑,被誅。

王思遠(yuǎn)

(452—500)南朝齊瑯邪臨沂人。王晏從弟。宋建平王景素辟為南徐州主簿。齊高帝建元初,歷竟陵王司徒錄事參軍、太子中舍人。齊武帝時(shí),官至廣州刺史。王晏贊齊明帝廢立之計(jì),思遠(yuǎn)勸晏引決。及晏敗,不及禍。遷侍中,官至度支尚書。

王泰

南朝梁瑯邪臨沂人,字仲通,小字炬。王慈子。起家為齊著作郎。入梁,為秘書丞。先是,齊東昏侯永元末,后宮火,延燒秘書,圖書散亂殆盡。泰表請校定繕寫,梁武帝從之。歷中書侍郎,掌吏部,不為貴賤請屬易意,天下稱平。轉(zhuǎn)吏部尚書。官至左驍騎將軍。清靜好學(xué),善詩文,為梁武帝、沈約贊賞。卒年四十五。

王晞

(511—581)北齊北海劇人,字叔朗,小名沙彌。王猛六世孫。魏末,官府征召,皆不就。后隨高歡,為中外府功曹參軍、常山王高演友,深得演器重。文宣帝高洋昏逸,演屢諫,高洋疑為晞所教,髡鞭鉗配甲坊,后又得為常山王友。高洋死,廢帝高殷立。楊愔等執(zhí)朝政。高演在鮮卑貴族支持下殺楊愔等,奪帝位,晞實(shí)為謀主。孝昭帝高演立,除散騎常侍,兼吏部郎中。后拜太子太傅。后主高緯武平初遷大鴻臚。齊亡,周武帝以為太子諫議大夫。

王歆之

南朝宋河?xùn)|人,字叔道。受知于宋文帝。元嘉三年受遣巡行四方,觀察吏政,訪求民隱。舉循吏李元德、魏恭子等。歷官左民尚書、光祿大夫。卒于官。

王秀之

(442~494)南朝齊瑯邪臨沂人,字伯奮。王裕孫。仕宋為太子舍人。吏部尚書褚淵欲與結(jié)婚姻,不肯。遷桂陽王劉休范司空從事中郎,知休范將反,辭疾不就。出為晉平太守。入齊,初為豫章王驃騎長史。齊武帝即位,官至輔國將軍、吳興太守。到郡修治舊山,移置輜重,以為隱業(yè)所在。秀之若其祖父敬弘、父瓚之皆不事權(quán)貴,時(shí)人稱之。卒謚簡。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jiān)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shí)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