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鳥去無際,寒蛩鳴我傍。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驚鳥去無際,寒蛩鳴我傍。蘆洲生早霧,蘭隰下微霜。
列宿分窮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裝。
野風(fēng)吹蕙帶,驟雨滴蘭橈。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陰霓侵晚景,海樹入回潮。欲折寒芳薦,明神詎可招。
譯文注釋
譯文
霧露團(tuán)團(tuán)凝聚寒氣侵人,夕陽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樹上啼叫,人乘木蘭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從廣漠的湖上升起,兩岸青山夾著滔滔亂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見了?我竟通宵達(dá)旦獨(dú)自悲秋。
注釋
微陽:落日的殘照。楚丘:泛指湖南的山嶺。
木蘭舟:船的美稱。典出《迷異記》:“木蘭洲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p>
廣澤:指青草湖,周長二百六十五里,與洞庭湖相連,是古代云夢澤的遺跡。
云中君:云神。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此處亦兼指屈原。
竟夕:整個晚上。
創(chuàng)作背景
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59)初年,原在山西太原幕府掌書記的馬戴,因直言被貶為龍陽(今湖南省常德市)尉,從北方來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濱,觸景生情,追慕前賢,感懷身世,寫下《楚江懷古三首》。
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h)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