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張旭

唐代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并稱“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人物生平

  張旭,唐代書法家。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寶九年(750年),初仕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yè),有稱于史。 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筆成書,甚至以頭發(fā)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后懷素繼承和發(fā)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并稱“顛張醉素”。 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fā)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于自己的書法中。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并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

  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

  史稱“草圣”。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tǒng)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chuàng)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并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边@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zhí)著的真實寫照。難怪后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贊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他被后人尊稱為“草圣”。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說:“張旭是中國書書法史上一個極重要的人物。他創(chuàng)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現(xiàn)方向發(fā)展的一個極限,若更自由,文字將不可辨讀,書法也就成了抽象點潑的繪畫了?!?/p>

  有《郎官石柱記》傳世,是最為可靠的張旭真跡,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秶廊誓怪尽?,書于天寶元年(742),1992年河南洛陽出土。

  張旭死后,大家都很懷念他。如杜甫入蜀后,見張旭的遺墨,萬分傷感,寫了一首《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詩中曰: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難得。及茲煩見示,滿目一凄惻。李頎在《贈張旭》一詩中說:露頂據(jù)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梢姶蠹覍埿竦木磹壑?。常熟人民為了紀念張旭,直到今天,城內東門方塔附近還保留著一條“醉尉街”。舊時,城內還曾建有“草圣祠”,祠內的一副楹聯(lián):“書道入神明,落紙云煙,今古競傳八法;酒狂稱草圣,滿堂風雨,歲時宜奠三杯”,表達了邑人對這位草書之圣的深深崇敬。張旭洗筆硯的池塘也曾長期保留,稱為“洗硯池”。蘇州將興建唐代張旭草圣祠。位于唐寅墓西側,全部采用古建筑材料興建,將草圣祠建成類似浙江紹興蘭亭的建筑,陳列展示張旭書法藝術成就,并成為國內外文人雅士筆會場所。蘇州百姓以書法家張旭引為自豪。草圣張旭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光榮。

張旭的詩文

  • 卜盡金錢,閑愁暗逐游思起。云松螺髻,眉剪春山翠。

    試卷珠簾,風拂香生袂。涼如水,惜花心碎,忍把闌干倚。

  • 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

    請君細看風流意,未減靈和殿里時。

  • 春草青青萬里馀,邊城落日見離居。

    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云間一紙書。

  •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

  • 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云向晚昏。

    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

  • 高亭□可望,朝暮對溪山。野色軒楹外,霞光幾席間。

  • 既作湖陰客,如何更遠游?章江昨夜雨,送我過揚州。

  • 流河流不盡,風景望中賒。冀北路千里,江南天一涯。

    書沉云外鶴,春老雨中花。欲撥窮途悶,憑酒問誰家。

  •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