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國

王安國

宋代

王安國(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jìn)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主要成就

  王安國不僅是一個(gè)政治人物,也是一代文豪,詩、詞、文三類作品皆豐。他逝世后,家人匯集其詩文編為文集100卷(曾鞏《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藝文志》七著錄《王安國集》60卷、《序言》八卷,似有刪并。詩文大多已佚,今僅存《王校理集》一卷,收入《兩宋名賢小集》。《全宋詩》卷631錄其詩一卷。《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三首?!度挝摹肪?586至1587收其文二卷。事跡見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臨川先生文集》卷91)、《宋史》卷327本傳。

人物生平

  王安國(1028-1074):漢族,字平甫,生于臨川(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上池村),王安石之弟,北宋政治家、詩人。

  他自幼聰穎上進(jìn),雖未曾從師入學(xué),但寫出的文章卻有條理。12歲時(shí)將其所寫的詩、銘、論、賦數(shù)十篇向人展示,觀者無不驚嘆其文采超群。他的《題滕王閣》一詩是在13歲時(shí)登滕王閣所作,詩中言盡而意不盡,極有韻味。從此,他的文章在士大夫和文人中流傳,并得到好評。而他也越奮發(fā)讀書,對詩文、詞賦更有所長。他雖然多次參加應(yīng)試,但因仕籍糾葛,又不愿倚仗其兄王安石之勢謀取功名,因而未能中第。為此,歐陽修曾有詩說:“自慚知子不能薦,白首胡為侍從官。”在參加茂才考試時(shí),負(fù)責(zé)考選的官員將其所寫的文章列為第一,但未能參加進(jìn)士考試。

  安國不但文才出眾,而且長期盡心盡力侍奉母親,廣結(jié)善友,是個(gè)出名的賢士。熙寧元年(1068年)經(jīng)大臣--三司使韓綺舉薦,經(jīng)神宗召試,賜進(jìn)士及第,任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教授西京國子。此時(shí)他已41歲,才從布衣入仕。

  因是王安石胞弟,熙寧四年(1071年)任滿回京,神宗召見,詢問外界對王安石變法的反映。王安國對王安石變法不甚理解,頗有微詞,直說道:“恨之人不明,聚斂太急耳”!(外面說他用人不當(dāng),斂財(cái)太急了)。這與神宗的想法相悖,神宗不悅,未予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書,后改為著作佐郎秘閣校理,世稱王校理。

  安國對變法由不理解到反對,因而對支持王安石變法的呂惠卿和曾布也很有意見,當(dāng)王安石勸他少沉溺于吹笛時(shí),他則要其兄遠(yuǎn)小人。呂惠卿對此非常氣憤,熙寧七年,趁王安石罷相,他任參知政事之機(jī),借鄭俠以《流民圖》反對新法下獄事,認(rèn)為王安國與鄭俠屬同黨,削職放歸鄉(xiāng)里,“天下之人皆以為冤”。不久,朝廷決定再次起用他時(shí),他卻不幸因病亡故。熙寧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其后裔:曾孫王仕榮遷居臨川榮山鄉(xiāng),曾孫王仕顯遷東鄉(xiāng)蒿源、浯溪一帶。

評價(jià)

  他工詩善文,詞尤博采眾長,工麗曲折,近似婉約派。詩工于用事,對偶親切。其天才逸發(fā),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王平甫文集序》)。

  文章如《后周書序》、《韓干畫馬跋》,借題發(fā)揮,議論爽快,綽有深意(《艇齋詩話》)。

  詩歌格律穩(wěn)健,風(fēng)韻秀雅,足以名家(《詩藪》外編卷五)。七言詩佳句如“檜作寒聲風(fēng)過夜,梅含春意雪殘時(shí)”(《繚垣》),“平地風(fēng)煙飛白鳥,半山云木卷蒼藤”(《甘露寺》),“若憐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春陰》),“北固山橫三楚盡,中泠水入九江深。紛紛落月?lián)u窗影,杳杳歸舟送梵音”(《同器之過金山奉寄兼呈潛道》),頗有唐詩風(fēng)韻。

  還擅長作詞,《減字木蘭花》(春情)詞有“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之句,將思春情緒寫得纏綿悱惻,楚楚動(dòng)人。

王安國的詩文

  • 禁街人語絕諠嘩,庭下微吟斗柄斜。萬里云容今霰雪,一陽泉脈動(dòng)萌芽。

    頓忘人世蓬心累,已任天年葆鬢加。早晚翩然青雀舫,滿江春色看梅花。

  • 醉筆題詩紫界墻,梅花零落撲衣裳。天香又雜杯中淥,春色還驚鬢上蒼。

    涉世何妨為白璧,流年未必抵黃粱。一吟起我平生志,今古冥冥出處忘。

  • 野曠天寒氣象嘉,浮云濃淡日初斜。澤中雨漲無鳴鶻,荷下波翻有怒蛙。

    簫鼓殘聲來帝闕,漁樵歸徑見人家。塵簪羞把黃花插,不耐飛蓬斗鬢華。

  • 六朝文物事當(dāng)奇,閥閱如今舉世推。射策人爭看三虎,薦書吾早識孤羆。

    集英曉日臚傳后,瓊苑春風(fēng)宴喜時(shí)。共羨絲綸歸世掌,還看驂隔鳳凰池。

  • 憶同支遁宿嵚崟,不負(fù)平生壯觀心。北固山隨三楚盡,中泠水入九江深。

    紛紛落月?lián)u窗影,杳杳歸舟送梵音。東去何時(shí)來蠟屐,天邊爽氣夢相尋。

  • 秋氣微涼,夢回明月穿簾幕。井梧蕭索。正繞南枝鵲。寶瑟塵生,金雁空零落。情無托。鬢云慵掠。不似君恩薄。

  • 兒童劇戲甬東天,小別侵尋二十年。海岸樓臺青嶂外,人家簫鼓白鷗邊。

    哀容愁問州民事,勝槩欣逢太守賢。為我剩題瀟灑句,遙聞鳳詔待詩仙。

  • 都人供帳國門東,淮海兵符節(jié)制中。青瑣論思虛夜月,朱幡游衍值秋風(fēng)。

    侯嗟誰在思張仲,民喜重臨得次公。內(nèi)外忘懷能自適,何時(shí)談笑一樽同。

  • 天扶開寶至熙寧,和氣薰蒸瘴癘停。五管閭閻如按堵,六朝仁圣喜祥刑。

    欲推恩澤求膚使,果見謀猷簡大庭。嗟我白頭甘抱槧,看君歸日上青冥。

  • 看花金谷屢銜杯,先后歸時(shí)出處乖。朝日衣冠辭魏闕,春風(fēng)旗鼓過秦淮。

    談間咸慶連云屋,事外歡娛付水齋?;厥孜闯蓶|下計(jì),可無書札寫離懷。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jiān)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lì)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shí)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