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緯
(宋代)左緯(?~約1142)字經(jīng)臣,號委羽居士,黃巖縣(今浙江黃巖區(qū))城東永寧山下人。少時以詩文聞名臺州。早歲從事舉子業(yè),后以為此不足為學,棄去,終身未仕。
人物生平
詩學杜甫,重視“意理趣”三字。北宋紹圣三年(1096),許景衡任黃巖縣丞,兩人結(jié)為知友,后與劉安上、周行己等賦詩唱和。政和年間,左緯百首詩作名滿朝野。孫傅說:“此非今人之詩也,若置之杜集,誰能辨別?”政和五年(1115),編成《委羽居士集》,許景衡、黃裳作序:“自唐天寶之后,不聞此作矣?!?/p>
宣和三年(1121)四月,方臘起義軍呂師囊部攻占黃巖,左緯作《避寇七詩》,真德秀稱贊可與杜甫《七歌》媲美。人稱“文如韓退之(愈),詩如杜子美(甫)。”卒后,右司諫陳公輔(臨海人)撰墓志,悼詩曰:“有德傳鄉(xiāng)里,無金遺子孫?!?/p>
左緯所著《委羽居士集》,黃裳為之作序:“慕杜甫、王維之風甚嚴”。此集已佚。民國時,王棻輯有《委羽居士集》一卷。事見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左緯的詩文
-
妖賊本蒸民,忽爾為豬豚。王師一日下,割剝恣啖吞。
食盡固其所,恐傷仁圣君。招安俾復(fù)業(yè),亦既不是人。
-
有女衣已穿,顏色猶自好。無食未幾時,呦呦哭荒草。
問之誰家女,低頭未忍道。前山欲黃昏,吾行不暇考。
-
憶昨宣和末,群兇聚韋羌。一朝邏巡尉,州縣皆皇皇。
居民棄家走,元稚紛搶攘。我時遭劫逐,與子空相望。
及茲建炎始,叛卒起錢塘。初聞殺長吏,尋亦及冠裳。
死者不為怪,生者反異常。子在賊圍中,不知存與亡。
出處雖異域,阽危多備嘗。骨肉非不親,患難各自當。
回思見賊日,豈謂免殺傷。安知出深壁,猶得還故鄉(xiāng)。
爭言不死狀,失聲驚四旁。馀生偶然遂,萬事皆可忘。
會我試新秫,放懷坐中堂。庭梧露舛碧,砌菊風催黃。
年華意未晚,蟋蟀已近床。對此復(fù)何待,五觴至十觴。
歌聲咽寒月,舞袖破夜霜。豈無少年態(tài),一醉乃爾狂。
此徒為酒使,酒力安得長。燈影照鬢發(fā),百憂在中腸。
干戈時未息,盜賊勢益張。與子歸何處,相看兩茫茫。
-
嗟爾游宦人,彌年住京闕。盡室寄東南,一朝聞賊發(fā)。
道路已不通,音書多斷絕。朔風滿長安,日夜成華發(fā)。
-
祗把清風占得公。
-
禽巢先覺曉,蟻穴未知霜。
-
怪巖摩足力,空谷答人聲。
-
仆也不自知,愛詩已成癖。有作盈一囊,無人為捃摭。
將求識者觀,千里事行役。揚舲入武林,禰刺久未釋。
一日謁尚書,尚書為虛席。號仆以詩人,聲名從此得。
日上尚書堂,見公于侍側(cè)。公時訪天臺,頗恨未嘗識。
洎仆將告歸,贈言羨好色。歲月不我留,八年如頃刻。
俄聞綰銅符,無乃慰平昔。自古神仙才,多居隱吏職。
豈不見王喬,葉縣飛雙舄。又不見葛洪,句漏流丹石。
付公以天臺,人事有中的。茲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跡。
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三災(zāi)不能侵,歷數(shù)無終極。
景命今始興,吾君壽千億。公名亦俱傳,何啻登仙籍。
仆雖生此邦,仙果未得食。今日返問公,何處桃花碧。
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骨凡安敢辭,此桃亦終覓。
-
兇賊意何慘,殺人焚其廬。我命雖僅免,我家已為墟。
譬如巢南鳥,巢破不得居。朔風吹黃草,飛去將何如。
-
生長城市間,吾其患驅(qū)逐。賊人俄漲天,舉家如奔鹿。
入山恐不深,但冀免殺戮。賊平無所歸,獨倚青松哭。
左緯的名句
-
一年春又盡,倚杖對斜暉。
左緯的詩集:出自《春晚》
-
池上柳依依,柳邊人掩扉。
左緯的詩集:出自《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