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確

蔡確

宋代

蔡確(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舉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調州司理參軍。韓絳宣撫陜西時,見其有文才,薦于其弟開封府尹韓維屬下為管干右?guī)隆?

人物生平

  蔡確,字持正,是泉州晉江人,父親蔡黃裳時為陳州錄事參軍,年逾七十,宰相陳執(zhí)中出知陳州,發(fā)現(xiàn)他無法處理政務,就想讓他辭職,蔡黃裳因家中貧苦,要養(yǎng)家糊口而不愿意辭官。陳執(zhí)中說:“你如果不自己請求辭職,我也一定會向朝廷上疏解除你的職務?!辈厅S裳不得已,只得上表辭官。一家人流落在陳州。生活十分貧苦,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蔡確考中了進士。

  蔡確十分聰慧,崇尚氣節(jié),不拘小節(jié)。后中仁宗嘉祐四年科進士,調任邠州司理參軍,因受賄被告發(fā)。陜西路都轉運使薛向巡視陜西時,想治他的罪,見他儀表秀偉,召他談話,認為他很不尋常,反而更加稱贊他。

  韓絳任陜西宣撫使時巡視地方,蔡確設宴款待,作詩稱贊韓絳是:儒苑昔推唐吏部,將壇今拜漢淮陰。韓絳好高興認為他很有才干,于是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弟弟開封知府韓維,被韓維任命為管干右?guī)拢痪庙n維因被楊檜彈劾而出知外郡,反對變法的劉庠接任開封知府。舊制新知府上任,衙中屬官當行庭參之禮,即文武官員小跑進官廳,向新知府跪拜。如果是文官,知府就站著接受此禮。若是武職,則還要自報官銜姓名,知府坐著受禮。蔡確認為此禮不合,而不肯行庭參之禮,劉庠責問他為何不行禮。蔡確答道“為什么要庭參?”劉庠說道:“百多年來都有這樣的先例”。蔡確說:“唐末五代時,藩鎮(zhèn)的掾屬都是節(jié)度使自己征辟的,因此才有庭參的禮儀。太祖開國后其他地方就廢止不用了,本朝太宗和真宗即位前都曾任過開封府尹,當時府中屬官與之尊卑太殊,因此開封府還有此禮,如今同朝為臣,在陛下一同侍奉皇帝,雖然是先例卻也不能再用?!眲⑩圆荒芊瘩g,只得向皇帝彈劾他。蔡確于是自請解除官職。

  宋神宗和王安石聽說這事后都很欣賞他,神宗稱贊蔡確熟悉典故,王安石推薦蔡確為三班主簿,又因為受到鄧綰的舉薦,被任命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熙寧六年(1073年),王韶開拓熙河,公費使用過多。秦鳳路兵馬都總管郭逵彈劾他的罪狀,朝廷下詔讓杜純查案,杜純查證后上奏說:“王韶使用的公款出入不明,無法查勘”。王安石認為他所言不實,又派遣了蔡確復查,蔡確奉命辦案,為王韶陳述了冤情。正是蔡確的公正辦案,保證了王韶開拓河湟之事不致中斷,在第二年攻下河、宕、岷、疊、洮五州,拓地兩千里。神宗在接受群臣朝賀時,高興地解下玉帶賜給王安石。不久王安石依照慣例乘馬入宣德門卻被衛(wèi)士打下了馬,王安石請皇帝依法處置。蔡確上疏談論王安石的錯誤。加直集賢院,遷侍御史知雜事。

  范子淵疏浚黃河工程,知制誥熊本巡察后發(fā)現(xiàn)不對勁,被范子淵彈劾,蔡確彈劾熊本黨附文彥博,熊本被罷黜,蔡確代替他為知制誥、知諫院兼判司農寺。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罷相,由吳充接任。三司使沈括拜見吳充談論免役法在兩浙路的實行不利于民,應當加以更易。蔡確上疏彈劾:“沈括既然覺得免役法需要變更,為什么當年不在他檢正察訪的時候說,現(xiàn)在卻在不屬于他管的時候說?他身為近臣,既然眼見朝廷的法令有不當之處,卻不公開在朝廷上說出來反而在私底下告訴宰執(zhí)大臣?他豈是為了朝廷好,只是想要依附大臣,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罷了。他這是覺得王安石罷相了,新法就可以動搖了。希望陛下對他加以治罪”。沈括因此被貶黜為宣州知州。

  相州有三個人以“劫盜殺人”的罪名被當?shù)嘏刑帪樗雷?。但審刑院?jīng)過復查后發(fā)現(xiàn)這是個錯判了的案子,其中的兩名從犯不應當被判處死罪。便要求相州改判,但此時兩名從犯都已經(jīng)被處決了。此事牽連到了審理此案的相州觀察判官陳安民,陳安民的親姐姐是文彥博兒子文及甫的生母,而文及甫是左相吳充的女婿。于是陳安民為了消災弭禍,一面讓下屬用錢賄賂大理寺上下官員,一面讓文及甫請吳充之子吳安持幫忙。蔡確認為事關大臣,不是開封府可以了結的,于是移交給了御史臺,杜絕了官官相護的官場人情。后來,右相王珪力薦蔡確參與審理(史書說他“鍛煉成獄”,成了他被污為奸臣的證據(jù)之一。)因此事,蔡確被擢升為御史中丞、領司農寺,新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左相吳充想廢止新法,蔡確說:“曹參與蕭何有矛盾,等到曹參代替蕭何為相,卻遵從蕭何指定的法令?,F(xiàn)在陛下主持變法,怎么能允許吳充因與王安石的私怨而廢除呢?”

  元豐五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神宗元豐改制,此為右宰相官名即次相)。當時富弼居住在西京洛陽,上疏說蔡確是小人,不可以重用。當初議定官制時,大致是仿照《唐六典》,不論事情大小,都由中書省取旨,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zhí)行,三省分班奏事,權歸中書省。蔡確對王珪說:“您任宰執(zhí)這么長時間,必然會是中書令?!蓖醌暽钚挪灰伞2檀_卻對皇帝說:“三省的長官位高權重,不需要設置長官,只需要讓左右仆射分別兼任兩省侍郎就可以了?!被实壅J為他說的很對。因此蔡確名義上是次相,實際上卻大權在握,王珪雖然是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神宗元豐改制,此為左宰相官名即首相),但也只能拱手聽命罷了?;实垭m然按照順序任命王珪、蔡確為相,卻不加以禮重,多次因為小錯對他們處以罰金。每次受罰就去宮門謝罪。宰相受罰金并去宮門謝罪,是前所未有的,人們都認為這事可恥。

  哲宗即位(1086年),轉任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時宣仁太后(安徽蒙城人)垂簾主政,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韓縝(韓絳弟)為右相,并用韓縝兩個侄子為列卿,與蔡確相抗衡。蔡確在擔任神宗的山陵使時,靈車出發(fā)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從?;貋砗?,還不請罪。御史劉摯、王巖叟接連彈劾他,說蔡確有十個應該罷職的理由:“在熙寧、元豐年間,冤假錯案和苛政,蔡確由頭至尾都參與了。到如今才對人說:‘蔡確當時哪敢說什么!’他的意圖是想鞏固自己的地位,反把過錯歸于先帝了?!苯又?,保守派陸續(xù)返朝廷,司馬光、呂公著被任用后,要全面廢除新法。蔡確不讓,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說那是自己建議實行的。但是,他終單拳難敵眾手,元祐元年閏二月,被罷為觀文殿學士、知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第二年,因他弟弟蔡碩的事被削奪官職,轉任安州(今湖北安陸),又轉任鄧州(今河南省鄧州市)。又因《游車蓋亭》詩語涉譏訕朝廷而被追貶英州別駕、新州安置,后卒于貶所。

  紹圣元年,馮京去世,哲宗臨奠。蔡確的兒子蔡渭,是馮京的女婿,在喪禮上向哲宗訴冤。第二天,哲宗下詔恢復蔡確為正議大夫。紹圣二年,贈太師,謚曰忠懷,派使者保護他的棺槨下葬,又在京城賞賜宅第。崇寧初年,配饗哲宗廟庭。蔡京請徽宗手書“元豐受遺定策殊勛宰相蔡確之墓”賞賜給他家。蔡京和太宰鄭居中不合,鄭居中因遭家喪而離職,蔡京怕他被重新起用,鄭居中是王珪的女婿。當時蔡渭改名為蔡懋,蔡京讓他重管先前的政事,來阻止鄭居中,于是追封蔡確為清源郡王,皇上親自書寫他的碑文,立在墓前。蔡懋也被升為同知樞密院事,蔡確的二兒子蔡莊為從官,蔡確的弟弟蔡碩,被贈為待制,他的女兒都被超升封爵,眾女婿都當了官,貴寵震動當世。

  宋高宗即位后,下詔列舉群奸的罪狀,追貶蔡確為武泰軍節(jié)度副使,把蔡懋流放到英州,把給蔡確的一切恩惠全部削奪,天下稱快。

評價

歷史作用
  在王安石罷相,神宗動搖的情況下,新法在元豐年間還能夠推行,這同蔡確等變法派堅持變法立場,維護變法成果,敢于斗爭是分不開的。

  雖然“元豐之政多異于熙寧之政”,元豐之政對大地主、大貴族作了一些妥協(xié),但仍作了一些興利除弊的變更,這些變更有利生產的發(fā)展。因此這個時期曾一度出現(xiàn)社會較為安定的局面?!独m(xù)資治通鑒》卷七十七載:元豐六年河北轉運使吳雍奏稱:“見管人糧、馬料總千百七十六萬石,奇贏相補,可支六年。河北十七州邊防大計,倉廩充實。雖藉豐年,實以吏能干職”??梢娫S間,生產確實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吏治也較為清明。

  我們還可以從閑居金陵的王安石詩作,如《歌元豐》、《元豐行示德逢》等,所反映的情況,窺見一斑:

  “歌元豐……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jīng)]云皆種黍……百錢可得酒斗許,雖非社日長聞鼓……乘興欹眠過白下,逢人歡笑得無愁。”

  “……三年五谷賤如水,今見西成復如此。元豐圣人與天通,千秋萬歲與此同。先生在野固不窮,擊壤至老歌元豐?!?/p>

  即使懷疑王安石或夸大其詞,粉飾太平;然而沒有一定的事實,詩人是無法寫出這樣的頌歌來的。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應著重視人物在關鍵性的歷史活動中,對歷史的發(fā)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蔡確關鍵性的歷史活動是支持變法,堅持變法,維護變法成果。在他秉政時期,生產得到發(fā)展,社會相對安定。因而他是推動而不是阻礙歷史的發(fā)展,我們應予以肯定。至于個人作風如何,對歷史人物來說,不是主要的方面。還要看到宋以后封建社會史學家總是以道學標準去衡量人物的忠奸優(yōu)劣,他們歷來以道學的門戶之見,對變法派肆加撻伐、誣蔑之詞,尤所不免。這絕不應阻礙我們今天對歷史人物的公正評價。

蔡確的詩文

  • 焚香再拜穿華線,候得神光白氣飛。

  • 鸚鵡言猶在,琵琶事已非。傷心瘴江水,同渡不同歸。

  • 楊花三月暮,撩亂送春歸。盡日閑相逐,無風亦自飛。

    輕輕攔乳燕,故故撲征衣。莫上高樓望,徘徊滿落暉。

  • 十二天街雨壓沙,鞦韆咿喔響人家。東風會勸十分酒,寒食初開百玉花。

    年少斬新金絡馬,柳蔭無數(shù)畫輪車。春來誰道遲遲日,尤覺春來日易斜。

  • 黃帕開封出奏篇,銀袍二百玉階前。威顏咫尺瞻中扆,名姓傳呼下九天。

    宮筆旋題黃甲字,禁門已簇杏花韉。孤臣拜賜交悲喜,相望先分五十年。

  • 窗前翠竹兩三竿,瀟灑風吹滿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難。

  • 驪山宮中看乞巧,太液池邊收曝衣。

  • 十二天街雨壓沙,秋千咿喔響人家。

    東風會勸十分酒,寒食初開百玉花。

    年少斬新金絡馬,柳陰無數(shù)畫輪車。

    春來誰道遲遲日,尤覺春來日易斜。

  • 仁義橋邊楊柳斜,洗亭崗畔種桑麻。龍山水繞祖師塔,夏院云埋宰相家。

    十仙園里尋常到,恰似桃源一洞花。

  • 秉興登茲亭,朱檻臨曲洲。俯仰一寓目,高風振衣裘。

    新陽力尚微,冰雪浩未收。出沒林間翮,飛鳴各有求。

    緬彼北山岑,翛翛云氣游。聞有兩高士,茹芝臥巖幽。

    長離在青冥,燕雀安得謀。伊子世味薄,坐感歲且流。

    愿言從之子,相與物外游。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