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徽之

楊徽之

宋代

楊徽之(921~1000)宋代官員、宋初第一代詩人中的佼佼者。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后周顯德二年舉進士甲科,起家校書郎,集賢校理,累官右拾遺。因文才出眾,曾奉詔參與編輯《文苑英華》,負責詩歌部分。真宗時官至翰林待讀學士。為人純厚清介,守規(guī)矩,尚名教,尤惡非道以干進者,后患足疾而卒,謚文莊。

人物生平

  楊徽之,五代后梁龍德元年(921年)生。自幼刻苦勤學。當時,同邑前輩江為、江文蔚是江南詩賦名家,楊徽之事以師禮,久后,便與之齊名并著。 

  20多歲時,楊徽之就學于潯陽廬山學舍。后潛行繞道,赴中原后周王朝應舉。翰林學士竇儀和樞密直學士王樸等見其文章,都嘆為奇才。后周顯德二年(955年),楊徽之登進士甲科,被禮部擢置“殊等”16名內(nèi)上奏。周世宗柴榮命近臣復核,只有楊徽之等4人中選,授予秘書省校書郎、集賢秘閣校理,后升著作佐郎、右拾遺。深受宰相范質器重,學士竇儼推薦其同修禮樂書。 

  宋太祖趙匡胤禪代登位之初,知楊徽之于前朝曾譏議他,將欲加害,因其弟趙光義(太宗)力保而得免,貶出為唐州方城監(jiān)稅。復因建言得罪,再貶為陜西鳳翔府天興縣令。府帥素知其名,予以禮遇。平定后蜀之后,調(diào)任嘉州峨嵋縣令。楊徽之常與玉津令宋白吟詠唱酬,他們的許多詩詞,廣被傳誦,文教為之振興。楊徽之兩任縣職,清廉自守。開寶二年(969年),復職為著作佐郎,掌管鹽谷數(shù)年。大臣薛居正曾向太祖薦楊徽之可為相,不見用。乃出知全州(今屬廣西)?!?/p>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召楊徽之為左拾遺,回朝又升右補闕。太宗好詩,久慕楊徽之詩名,見面索要其平生所作,因獻數(shù)百篇及謝詩以進,其末章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問姓名”等句。太宗特選其十聯(lián)警句,親書于御屏風上。楊徽之又獻《雍熙詞》10篇,太宗為和韻酬答,每有御制詩,也都賜贈給楊徽之。楊徽之有病,即遣太醫(yī)往視。旋遷御史、庫部員外郎、判刑部南曹、同知差遣院等職,賜予金章紫綬。又奉詔與李昉等匯編前代文章,成《文苑英華》1000卷,是為宋代四大類書之一。楊徽之還受命編詩180卷(一作200卷)。后歷遷刑、兵二部郎中,并同知京朝官的考課。端拱元年(988年),拜為左諫議大夫,旋出知許州(今河南許昌)二載,入朝判史館事。太宗召見,特加史館修撰,兼判昭文館、集賢院。任職期間,楊徽之建議于太學增加通經(jīng)術、有專長者為博士,分教皇家及權貴子弟。太宗有意委其以大任,因受反對者誣謗,貶出為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又改調(diào)為鎮(zhèn)安軍行軍司馬。不久,太子趙恒受命為開封府尹,特召楊徽之為左諫議大夫、開封府判官(一說為推官)。嗣后,兼任太子左庶子,進給事中?!?/p>

  宋真宗趙恒即位后,即拜楊徽之為工部侍郎、樞密直學士。咸平元年(998年),轉為禮部侍郎,仍兼學士。旋稱病,求解除近職,改授兵部侍郎兼秘書監(jiān)。真宗欲多起用耆德老成的學者為自己講學,乃特設置翰林侍讀侍講學士之職,命楊徽之為侍講學士,仍兼秘書監(jiān),同時受命的還有夏侯矯等4人。楊徽之利用侍講機會,多向皇帝縱論天下利弊。不久,稱腳病告老。真宗特取名藥賜予療治。值郊禮大典,楊徽之雖不能扈從,但仍受加封賞賜。

  次年,真宗北巡,楊徽之入宮辭送,真宗對其溫慰懇摯;北巡途中,還手詔存問。咸平三年(1000年)正月,真宗還都,特派人慰諭,當日,楊徽之疾篤去世。詔贈兵部尚書,賜錢50萬,絹500匹,官給營葬。楊徽之無子,因錄用其女婿、外孫、侄孫等官職。后來,夫人王氏卒,朝廷同樣優(yōu)厚賜葬。景佑二年(1035年),追崇先帝舊臣,升贈楊徽之為太子少師,賜謚“文莊”?!?/p>

  《宋史》稱:“徽之純厚清介,守規(guī)矩,尚名教。尤嫉非道以干進者。善談論,多識典故,唐室以來,士族人物悉能詳記??岷靡髟?,每對客論詩,終日忘倦。” 

  楊徽之有詩文集20卷傳世。宋僧文寶曾高度贊美其詩,稱:“當以天地皓露滌筆于金甌雪碗中,方與此詩神骨相投?!鼻宕o曉嵐甚至說,在當時詩壇的“一望黃茅自葦之中”,楊徽之的詩“如疏花獨笑”(《瀛奎律髓匯評》卷四十二)。

楊徽之的詩文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