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麟

王應麟

宋代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經(jīng)史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人。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常寺主簿、通判臺州,召為秘節(jié)監(jiān)、權(quán)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quán)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后辭官回鄉(xiāng),專意著述二十年。為學宗朱熹,涉獵經(jīng)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余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jīng)》為其所著。

人物生平

  宋寧宗嘉定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223年8月17日)生於慶元府鄞縣,元成宗元貞二年六月十二日(1296年7月13日)卒,年七十四。父親名撝,字謙父,為樓昉的學生,曾官吏部郎中,預修中興四朝國史。應麟天性聰敏,九歲便通六經(jīng),十九歲舉進士,因受到程朱學派的王埜和真德秀等人影響,任官同時勤於讀經(jīng)史。后授衢州西安縣主簿,縣民誤以其年少可欺,輸納賦稅時故意延遲,應麟請求郡守,繩之以法,民皆畏服,無人再敢誤期。時縣內(nèi)駐守軍校正醞釀鬧事,縣令翁甫倉皇間不知計將安出,應麟前往說之以禮,事乃定。任滿后改差監(jiān)平江府百萬東倉,又調(diào)浙西提舉常平茶鹽主管帳司,以才為部使者鄭霖所禮遇。

  寶祐四年(1256年),舉博學鴻詞科。理宗方御集英殿親策進士,命應麟為覆考官,知舉官已先將評定名次錄呈,帝欲有所升降,擬將第七卷改置於首,應麟讀後頓首奏道:“是卷古誼若龜鏡,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士賀?!彼煲缘谄呔頌槭走x,及至唱名賜第,乃是廬陵文天祥。應麟讀其文而能知其人,鑒賞力可謂超人一等,而天祥一生亦不負所知,真千古所未有。

  尋添差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遷三省樞密院主管架閣文字,改除國子錄,升武學博士,再遷太常寺主簿。時丁大全為相,粉飾太平,諱言邊事,應麟不受其籠絡,乃向理宗懇切面奏:兩淮已有邊患,四川也很危急,應當加緊整治邊防,不要再為大臣壅弊之言所欺騙。大全甚是不悅,乃促使臺諫彈劾應麟,遂遭罷官。不久大全去位,朝廷起應麟通判臺州,旋召入為太常博士,累牽著作佐郎。

  景定五年(1264年)冬,度宗即位,擢攝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又兼崇政殿說書,每因進講多所開陳。遷著作郎,再遷秘書少監(jiān)兼侍講。除起居舍人兼權(quán)中書舍人,以忤權(quán)相賈似道遭免官。久之,起知徽州,抑豪強,省賦稅,民心大悅。旋召為秘書監(jiān),兼國史館編修及實錄院檢討。遷起居郎兼權(quán)吏部侍郎,復直陳邊境急急之狀,又大為似道所忌,欲更斥逐之,而應麟適以母憂去職。及似道在沿江潰師,宋之國運亦將告終。時恭帝新即位,應麟造朝,為中書舍人,遷禮部侍郎,上疏陳十事,并條畫備御十策,皆不見用。尋轉(zhuǎn)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以封駁左丞相留夢炎引用非人,再三上疏皆不報,乃辭官東歸。嗣有詔遷翰林學士,亦力辭。宋亡后深自晦匿,不與世人相接,而東南學者皆以為宋三百年文獻所寄,莫不翕然宗之。

  入元后,王應麟“深自晦匿,不與世接”。對其隱居生活,有關(guān)史籍上的記載惜墨如金,語焉不詳,以“后二十年卒”等一筆略過。明儒于是有其入元后是否為元人當過山長(書院院長類職務)之疑。清全祖望在《王先生畫像記》中予以嚴辭駁斥。當今學者認為:“王應麟入元后,甘自晦匿,其生活形跡在當時即不為世人所熟悉。”

  南宋重臣王應麟,他是一位深深懷戀故國的“南仕”。入元后,其文章大多只寫甲子不寫年號,以“浚儀遺民”署名就是例證。其心理上欲尋覓一處與其生身之地慶元府(今寧波)鄞縣有某種聯(lián)系之處棲身,以寄托其思戀故國的情愫。

  南宋時的慶元縣,雖交通閉塞,舟楫不通,但卻人文薈萃,宋丞相李綱(邵武人)系慶元縣大濟進士吳桓之外甥;在王應麟之前的一位宋朝禮部尚書陳嘉猷就是慶元竹口人;還有慶元縣大濟的許多進士……為此,慶元縣曾是許多人神往的地方。

  早在600多年前(朱元璋明洪武年間)慶元縣令董大本為紀念這位先賢就在竹口為其建了進士坊。爾后歷代諸如“竹溪公館”祭祀之;在竹口和竹口王氏后裔遷居地的龍泉上源有王應麟的祠;文人墨客懷念王應麟的詩文,原老的阜梁橋上懸有“宋王伯厚先生故里”的匾額等。古老的《慶元縣志》記載甚詳可憑。竹口王應麟后裔在清咸豐二年第三次修訂的族譜(前兩次已佚失)中,詳細記載了王應麟從鄞縣鄮山遷居竹口的事實,其中有畫像;有《像贊》載明“晚隱竹溪”;有王應麟的府第圖;有王應麟去世后埋葬地點的記載及地形圖,且府第圖與洋源的地形吻合。

  另在竹口宋陳嘉猷尚書后裔族譜中,也有季之良寫的《竹溪懷古》中“王理學、陳神童,翹然杰出宋代中”的詩句。

王應麟的詩文

  • 湖草青青湖水平,猶航西渡入空明。

    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臺上但啼鶯。

    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游人作伴行。

  • 東山美周公,千載邈遺音。

    槃槃謝家安,陳跡猶可尋。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濤深。

    偉人不可作,感慨生登臨。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談笑沮溫謀,尊俎卻氐侵。

    斯民免為魚,清風濯鬴鬵。

    撫箏疑未釋,西州復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鉞掃云陰。

    茂績世茅土,有孫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節(jié),種菊遁幽林。

    既縻無嘉爵,空懷子房心。

    鴻鳴九霄遠,雉翳嗟珍禽。

    行藏異危遜,覽古得良箴。

    吾游幾入越,獨欠隮崯岑。

    晉士豈清談,底柱幾江潯。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廣武嘆,誰續(xù)洛生吟。

  • 心傳忠恕,一以貫以。

    爰述太學,萬世訓彝。

    惠我光明,尊聞行知。

    繼圣迪后,是享是宜。

  • 公傳自曾,孟傳自公。

    有的緒承,允得其宗。

    提綱開緼,乃作中庸。

    侑于元圣,億載是崇。

  • 鴻蒙肇開辟,變嬗幾成毀。

    寥寥斷竹歌,瓦堲溯姚姒。

    周墳典以族,詎認青烏子。

    公琴記咎繇,邢山稱東里。

    葛淯失之矯,璠玙過于侈。

    焉知宮夾墓,莫識龜言水。

    銅槃字十六,銘自此于始。

    延陵有孔篆,烏寧半辭止。

    漢磚猶簡樸,石章寢華靡。

    無愧惟有道,媚俗多虛美。

    七松談士良,何以懲不軌。

    載筆鮮南董,襲浮謬臧否。

    豈悟冢中人,三百年不死。

    婦名弗出閫,古未有碑誄。

    謚見春秋初,志起典午氏。

    簪蒿隱士妻,芳刻垂千祀。

    楊高托不朽,習之文中理。

    或犯葵丘禁,息國事何恥。

    蛾眉為黃土,磨滅更誰紀。

    宰如比何人,維邑之士女。

    逸民孺仲裔,冰雪濯紈綺。

    采儷古鄞州,儉勤終莫齒。

    試問幾何年,頗與銅人似。

    雖微黃絹辭,亦質(zhì)而不俚。

    丘夷池又平,蓬顆今廛市。

    聚廬寒劫灰,余光輝泥滓。

    曰德巢由儔,閨曰萊鴻比。

    我行松柏下,勢榮朝菌爾。

    隆碣牛礪角,翁仲臥荊杞。

    蘭艾均一塵,玉岷同一燬。

    孤竹夢泡然,柳下壟孰是。

    片石幸有傳,詩以貽彤史。

  •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宮殿白云飛。

    鐘聲出岫客初到,月色滿庭僧未歸。

    偶有閒情依凈土,竟無塵慮瀆天機。

    明朝尚有登高興,千仞岡頭一振衣。

  • 群峰西南起還伏,湖上丹丘立于獨。

    神仙寓跡山水間,不在幽深在清淑。

    松潭水暖龍欲起,蕙帳人空鶴自宿。

    飛云曉馭紫瓊車,沆瀣宵涵白銀屋。

    蓬萊之名不可思,俗客須當避爾躅。

  • 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刺史為民開陂湖,故跡猶傳堰九里。

    年很小鼓報豐穰,決渠為雨潤澤美。

    遺愛有橋名懷恩,姓名不載太史氏。

    昔漢吳公治第一,列傳寂寂名無紀。

    刺史豈其苗裔歟,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書荊公詩,蘭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稱王長官,有功于民蓋一揆。

    吾聞是邦多賢守,裴王碑字顏與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廣德湖為鴻隙陂,召棠欒社誰敢毀。

    秔稌充羨侯之賜,廟食辰存如此水。

  • 坎擊鼓兮鄞水滸,思仁侯兮昔召父。

    堰九里兮釃流為雨,水泱泱兮芃芃麥黍。

    鴻隙堙兮謠荳芋,侯嘉績兮依其在渚。

    神之來兮飆輪下,蘭觴勺兮薦椒糈。

    民不忘侯兮歌且舞,侯不忘民兮俾寧宇。

    神之歸兮娭瑤圃,格顥穹兮降多祜。

    婁豐穰兮除疾苦,年千世百兮保艾吾土。

    事侯如存兮侯其福女,敬共承祀兮無怠終古。

  •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撐。

    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獨立東南方。

    欲以一己力,代國相頡頏。

    適遭宋祚移,恥為不義戕。

    奮然抱志起,誓欲掃攙槍。

    拔劍突前麾,手回日月光。

    敵勢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鳴呼絕倫志,不得騁才長。

    妻孥悉從溺,枯骨夜為襄。

    忠烈動天地,游魂為國殤。

    山水倍堪悲,抱恨徹窮蒼。

    穹蒼幸一息,庶幾紀星霜。

    西風白楊路,哀猿號崇岡。

    解劍掛墓柏,泣下沾衣裳。

    惜哉時不利,抽毫述悲傷。

王應麟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