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綱
(南北朝)蕭綱(503―551),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長兄蕭統(tǒng)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
主要成就
文學
處于梁代后期的蕭綱文學集團的詩歌創(chuàng)作最為繁榮,其影響亦更深遠。開創(chuàng)了劃時代的宮體文學,為宮體詩的最有影響的一位代表人物。對于宮體,這里作一些辨析。所謂宮體,其實可以有狹義、廣義兩種使用與理解。狹義的宮體是“《玉臺新詠》體”,即寫美人與艷情的那種詩,這也是中大通三年宮體開始出名時的本義。鑒于狹義的宮體并不能概括以蕭綱為中心的文學群體的全部成就,所以,可以推而廣之,用廣義的宮體文學的概念,來作蕭綱文學集團所倡導的詩歌風格體貌特征的總稱名。蕭綱時代的廣義的宮體文學,是對永明體的整合與發(fā)展,形成為律體建構史上的關鍵階段。蕭綱文學集團的成就,以及蕭綱的文學論述所反映的文學理想,總地說屬于廣義的宮體。并不限于狹義的“《玉臺新詠》體”的范圍。
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蕭統(tǒng)去世,蕭綱正位東宮,從此成為梁朝中央文壇的領袖人物。晉安王文學集團成為東宮文學集團,這時,湘東王蕭繹雖然遠在荊州,大略具有蕭綱文學集團副領袖的地位。蕭綱與蕭統(tǒng)同父同母,情義甚篤。蕭綱與蕭繹不同母,但是,兄弟情好亦甚至。蕭綱入為太子之后,當時賦詩作文,常以“曹丕”比蕭綱、“曹植”比蕭繹。蕭綱、蕭繹真地象曹丕、曹植主導建安文壇那樣攜手領導著當代文壇,中大通后期至大同年間,新文學的風氣有聲有色,流行一時。所以,隋唐之際的論者論宮體詩風的流行,必歸罪于“簡文、湘東”。魏征《隋書·文學傳序》曰:“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淪缺,漸乖典則,爭馳新巧。簡文、湘東,啟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揚鑣。其意淺而繁,其文匿而彩,詞尚輕險,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聽,蓋亦亡國之音乎!” 對于蕭綱東宮文學集團來說,蕭子顯(487—535)的加入,是一件不能忽視的事件。蕭子顯為齊高帝之孫、齊豫章王蕭嶷之子,與蕭梁皇族同族,輩分與蕭綱同,但年長十六歲。子顯已于天監(jiān)年間撰成《南齊書》,《南齊書·文學傳論》表明當時子顯對文學已經具有非常成熟的見解。將《南齊書·文學傳論》與蕭綱《與湘東王書》對讀,不難發(fā)現蕭子顯、蕭綱是一對文學知音。所以,蕭子顯特別受蕭綱賞識,就不足為奇了。子顯與蕭綱的交往,可考者,多在蕭綱為太子之后。中大通四年,子顯作《春別詩》四首,太子綱作《和蕭侍中子顯春別詩》,湘東王繹更和太子,作《春別應令詩》。這組詩都見于《玉臺新詠》,是典型的宮體詩。子顯于當世有才名,頗自負。中大通五年,蕭綱曾經贊嘆子顯為“異人間出”?!读簳肪砣濉妒捵语@傳》:“太宗素重其為人,在東宮時,每引與促宴。子顯嘗起更衣,太宗謂坐客曰:‘嘗聞異人間出,今日始知是蕭尚書?!笔捑V與子顯交好,亦見張纘《中書令蕭子顯墓志》:“儲君毓德少陽,情協陳阮。”中大通六年,蕭綱主撰的《法寶聯璧》成書,湘東王蕭繹為作《序》,與修者,《序》作者湘東王繹以下,蕭子顯等共三十七人列名。蕭子顯于大同元年去世,與蕭綱的密切交往雖然可能只有三年多,但是,這一交往值得重視,不應該被文學史論者忽略。
《玉臺新詠》十卷是蕭綱正位東宮之初開始倡導宮體詩時的一個配合的作品。該書由徐陵于中大通六年(534)編撰成功。
玄學
文、義之學并稱南朝的顯學,義學即玄學。與對待詩歌類似,蕭綱在玄學上投注的熱情也非常大。歷史上的梁大同年間,宮體詩風與玄談講學之風之盛,大致并駕齊驅。蕭綱、蕭繹兄弟與其父梁武帝蕭衍一起,充當了大同玄風的重大推手。《梁書·武帝紀》曰:“大同中,于臺西立士林館,領軍朱異、太府卿賀琛、舍人孔子祛等遞相講述。皇太子、宣城王亦于東宮宣猷堂及揚州廨開講,于是四方郡國,趨學向風,云集于京師矣?!薄额伿霞矣枴っ銓W篇》回憶說:“洎于梁世,茲風(引按:玄風)復闡,《莊》、《老》、《周易》,總謂‘三玄’。武皇、簡文,躬自講論?!墼诮⑶G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至乃倦劇愁憤,輒以講自釋。吾時頗預末筵,親承音旨,性既頑魯,亦所不好云?!薄督饦亲印るs記上》記載大同五年蕭繹自荊州還京師,“其日賦詩”,“其晚道義”。正是一時風氣的寫照。京師、郡國其它講學玄辯的事跡,可以參看本譜的相關內容。這種風氣,至太清、承圣國難之中仍在延續(xù),蕭綱的太子蕭大器臨刑之前仍在講《老子》;西魏大兵壓境、江陵勢如危卵之際,蕭繹亦頻講《老子》,百官戎服以聽。真正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蛟S如前揭《顏氏家訓》所說,“倦劇愁憤,輒以講自釋”,玄談也有消除緊張恐懼的功能。
梁武帝崇佛聞名于史,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梁朝的佛教主要是佛學,佛學的理論,而非實踐的佛教修行,所以,梁朝空前繁榮的佛學,梁武帝一再開講所推動的佛教講經的風氣,某種意義上,亦可以與玄學的發(fā)展聯結起來。以本譜所述天監(jiān)十八年昭明太子蕭統(tǒng)講真俗二諦義,以及蕭綱等人的諮問為例,其實就是一場玄學辯論。 歷史上西晉亡國,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玄學清談導致的結果。清談廢事,對于梁朝的滅亡,也有史籍記載直接與玄談的風氣聯系起來?!读簳肪砣摺逗尉慈輦鳌份d,太清元年,何敬容遷太子詹事,“是年,太宗頻于玄圃自講《老》、《莊》二書,學士吳孜時寄詹事府,每日入聽。敬容謂孜曰:‘昔晉代喪亂,頗由祖尚玄虛,胡賊殄覆中夏。今東宮復襲此,殆非人事,其將為戎乎?’俄而侯景難作,其言有征也?!庇钟型忻蘸刖暗脑姼桀A言玄風再盛終將導致侯景之亂、斷送梁朝:“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于宮?!?br /> 與文學藉文字以傳不同,玄學重在談論,多是口頭之學,保存不多。蕭氏兄弟的玄學著述與成就,今大略可考者如下?!读簳ず單牡奂o》記載蕭綱《老子義》、《莊子義》各二十卷,《隋志》、《唐志》也有著錄,書名、卷數稍異。
學術
蕭綱的著述事業(yè),除了前述文學、玄學的成就之外,體現出對雜藝、陰陽五行兩方面的較多興趣。雜藝有《馬槊譜》、《投壺經》、《棋品》、《彈棋譜》之作,五行有《光明符》、《易林》、《沐浴經》、《灶經》、《新增白澤圖》之作。兩部大書《長春義記》、《法寶聯璧》都是集合他人共同編著。顧野王《玉篇》系受蕭綱之命而作。
蕭綱的陰陽五行著作,大多今屬道教領域。反映了一時風氣。唐初貞觀年間,鑒于陰陽五行雜書太多,唐太宗就曾經下令太常集合諸術士一起進行大肆刊定。
精通醫(yī)術,著有《沐浴經》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
蕭綱的詩文
-
高秋度函谷,墜露下芳枝。綠潭倒云氣,青山銜月規(guī)。
花心風上轉,葉影樹中移。外游獨千里,夕嘆誰共知。
-
花開幾千葉,水覆數重衣。蝶飏縈空舞,燕作同心飛。
歌妖弄曲罷,鄭女挾琴歸。
-
震德葉靈,年芳節(jié)淑。濯伊臨灞,蕩心愉目。驤騎晨野,挫金曉陸。
蕙氣卷旌,神飆擎轂。層岑偃蹇,聳觀岧峣。煙生翠幕,日照綺寮。
銀華晨散,金芝暮搖。綠水動葉,丹距映條。顧惟菲薄,徒承恩裕。
藝學未優(yōu),聲績不樹。豈辯河書,寧摛淮賦。徒偶群龍,終慚并馭。
-
舞女及燕姬,倡樓復蕩婦。參差大戾發(fā),搖曳小垂手。
釣竿蜀國彈,新城折楊柳。玉案西王桃,蠡杯石榴酒。
甲乙羅帳異,辛壬房戶暉。夜夜有明月,時時憐更衣。
-
貳師惜善馬,樓蘭貪漢財。前年出右地,今歲討輪臺。
魚云望旗聚,龍沙隨陣開。冰城朝浴鐵,地道夜銜枚。
將軍號令密,天子璽書催。何時反舊里,遙見下機來。
-
枝中上春并歸。長揚掃地桃花飛。清風吹人光照衣。
光照衣。景將夕。擲黃金。留上客。
-
槐香欲覆井,楊柳正藏鴉。山爐好無比,玉構火窗賒。
床頭辟繩結,鏡上領巾斜。鐵鑊種梁子,銅樞生棗花。
開門拋水柱,城按特言家。
-
借問仙將畫,詎有此佳人。傾城且傾國,如雨復如神。
漢后憐名燕,周王重姓申。挾瑟曾游趙,吹簫屢入秦。
玉階偏望樹,長廊每逐春。約黃出意巧,纏弦用法新。
迎風時引袖,避日暫披巾。疏花映鬟插,細佩繞衫身。
誰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陳。
-
西飛迷雀東羈雉,倡樓秦女乍相值。誰家妖麗鄰中止,輕妝薄粉光閭里。
網戶珠綴曲瓊鉤,芳茵翠被香氣流。少年年幾方三六,含嬌聚態(tài)傾人目。
馀香落蕊坐相催,可憐絕世為誰媒。
-
餞行臨上節(jié),開筵命羽觴?;爻貫a飛棟,濃云垂畫堂。
疏槐未合影,仄日暫流光。園梅斂新藻,階惠結初芳。
蕭綱的名句
-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蕭綱的詩集:出自《采蓮曲》
-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蕭綱的詩集:出自《采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