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
(兩漢)戴圣(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jīng)學的開創(chuàng)者。后世稱其為“小戴”。戴圣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后蒼學《禮》,兩人被后人合稱為“大小戴”。漢宣帝時,戴圣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禮記》,即《小戴禮記》傳為圣編?!稘h書》記載成書于漢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圣為“考城伯”。
主要成就
儒學成就
戴圣一生以學習儒家經(jīng)典為主,與叔父戴德及慶普等人曾師事經(jīng)學大師后蒼,潛心鉆研《禮》學,成就卓著,史稱戴德為“大戴”,戴圣為“小戴”,二人合稱為“大小戴”。“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戴圣將戰(zhàn)國到漢初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人所記的各種有關禮儀等論著,編撰成書,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原為解說《儀禮》 的資料匯編,后經(jīng)鄭玄作注,擺脫從屬于《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其要言精義比起《儀禮》 中的繁文縟節(jié),更有利于維護封建統(tǒng)治。戴圣因此開創(chuàng)了“小戴學”。
學術影響
戴圣精心講授“禮學”,授徒頗多,曾傳其學于梁人橋仁、楊榮等,于是,今文禮學“小戴學”又有了“橋、楊氏之學。小戴對于傳播和發(fā)展《禮》學有一定貢獻,《小戴禮記》被列為儒家經(jīng)典,“三禮”之一,唐時被稱為“大經(jīng)”,明時已取代《儀禮》成為“五經(jīng)”中的《禮》。該書在中國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后人研究和發(fā)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人物生平
戴圣為東周時期宋國君主宋戴公(子撝)的第二十三世孫。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戴圣早年與叔父戴德等人潛心鉆研禮學,成就卓著,朝野威望很高。但作為禮學的代表人物,戴圣有點居功自傲,不拘小節(jié),甚至于時不時干出一些逾越法紀的事情。因為戴圣的名望地位,前任刺史對戴圣的不軌行為視而不見,戴圣也就習慣成自然,愈演愈烈。
后來,戴圣擔任九江太守,而年僅30歲的何武擔任了揚州刺史一職,恰巧管轄九江太守。何武按照職權范圍,毫無保留的對戴圣的不當行為進行監(jiān)督。戴圣根本不把何武這個年輕人放在眼里。何武暗中派人將他的罪行查證清楚,然后向他“露章”,就是故意把罪證透露給他。戴圣知道自己的不端行為被何武掌握,對何武更加憎恨。雖然何武沒有告發(fā)戴圣,但戴圣擔心何武檢舉自己,就主動辭職,到京城去做博士。到京城后,戴圣對何武仍然有所忌恨,不失時機地在朝廷散布一些何武的壞話。
不久,戴圣兒子的賓客勾結綠林大盜搶劫,其子受牽連入獄,被官府抓獲,羈押在廬江。處理這一起案子的正是何武。真是冤家路窄,戴圣以為自己毀謗了何武定會遭到報復,兒子肯定要被判處死刑。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出乎戴圣的意料,何武根本不計較個人私怨,秉公處理了參與這起案件的罪犯,對未參與該案的戴圣兒子宣判無罪釋放。戴圣因此敬佩何武的愛憎分明和公正司法。只要何武到京城,就一定去誠心誠意地拜訪他。
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圣為“考城伯”。
戴圣的詩文
-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逼浯酥^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断拧芬奕?,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队洝吩唬骸胺矊W,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断拧芬奕?,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队洝吩唬骸胺矊W,官先事,士先志?!逼浯酥^乎!
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