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阮籍

魏晉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tài)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阮籍的父親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曾經(jīng)做過曹操的司空軍謀祭酒,掌管記室,后為倉曹椽屬。阮籍的族父阮武,也是阮籍的族兄,是位學問淵博,通達之士,是阮籍的知己兼老師。阮籍還有一個哥哥和妹妹,哥哥名叫阮熙,做過武都太守,他的兒子就是與阮籍同入竹林的阮咸,阮籍的妹妹史書上少有記載,故不知其名。阮籍有一子一女,子名渾,字長成,女不知其名。

少年時期
  阮籍,出生于漢建安十五年(210),三歲喪父,由母親把他撫養(yǎng)長大。父親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學而成才,天賦秉異,八歲就能寫文章,終日彈琴長嘯。在他少年時期好學不倦,酷愛研習儒家的詩書,同時也表現(xiàn)為下慕榮利富貴,以道德高尚、樂天安貧的古代賢者為效法榜樣的志趣。阮籍在習文的同時還兼習武,其《詠懷詩》寫到:“少年學擊劍,妙技過曲城”。阮籍性格孤僻,輕蕩,大約在十六七歲時,有一次隨其叔父阮熙到東郡,充州刺史王昶與他相見時,他“終日不開一言”,王昶“自以為不能測”。

  籍在政治上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zhàn)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正始時期
  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正始三年(242)左右,當時任太尉之職的蔣濟聽說阮籍“俊而淑悅,為志高”,于是詢問椽屬王默,王默予以確認。之后,蔣濟準備證辟阮籍做自己的椽屬。阮籍聽到消息,就寫了一封《奏記》,親自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請吏卒轉呈蔣濟?!蹲嘤洝分姓f自己才疏學淺,出生卑微,難堪重任。婉言表示謝絕。蔣濟原先擔心阮籍不會應辟,后來得知他已到都亭,誤以為他已應命,其《奏記》中所說的不過是口頭上的客套話,所以很是高興,于是派人去迎他,不想阮籍已經(jīng)回去了。蔣濟非常生氣,遷怒于王默。王默很是害怕,只好寫信勸說阮籍。阮籍的鄉(xiāng)黨親屬也都來勸喻,他不好再推托,勉強就任,但是不久即告病辭歸。這是阮籍一生中的第一次出仕,這次出仕顯然帶有某種被迫的性質(zhì)。

  正始八年(247)前后,阮籍與王戎的父親同時任尚書郎。阮籍病免尚書郎之后不久,又受曹爽的征辟,招為參軍,阮籍婉言拒絕之。這是阮籍第二次出仕。(注:關于阮籍是否擔任曹爽的參軍,史書上有不同的記載,《晉書·阮籍傳》的記載為:“及曹爽輔政,召為參軍。籍因以疾辭,屏于田里。”即阮籍沒有做曹爽的參軍。但《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注引《魏氏春秋》寫到“后為尚書郎,曹爽參軍。”這里參照《晉書》上面的記載。)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心懷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

竹林時期
  正始之后,阮籍與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諸人,共為“竹林之游”,史稱他們?yōu)椤爸窳制哔t”。當今學術界通常把竹林七賢的學術思想活動時間稱為“竹林時期”。

  正始十年(249)四月改元嘉平,阮籍時年恰四十歲,阮籍做了司馬懿的從事中郎。嘉平三年(251)是司馬懿卒后,阮籍又做了司馬師的從事中郎,他擔任此職一直到嘉平六年(254)。嘉平六年,即正元元年(254),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即帝位之后,司馬師為了籠絡人心,大肆封官晉爵,阮籍也被賜為關內(nèi)侯、徙官散騎常侍。第二年,即正元二年(255),司馬師在討伐丘儉、文欽時,因患目病而卒于軍中。司馬師之后,由其弟司馬昭繼任大將軍、錄尚書事。可能就在這年,阮籍主動向司馬昭請求到東平任職,司馬昭很爽快地答應了,然而阮籍在東平任上只十余日就回來了。阮籍從東平返回京師洛陽后,馬上又作了司馬昭的從事中郎。他擔任此職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年左右。甘露元年(256),也即正元三年(六月改元甘露),阮籍請求作步兵校尉。步兵校尉一職,雖然是中央政府的屬官,但下像散騎常侍那樣與皇帝有親近的關系;雖然是武職,但又下執(zhí)兵權,不會給司馬氏造成壓力,引起司馬氏的猜忌。阮籍擔任此官職時間最長,所以后世通常稱之為“阮步兵”。

  鐘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shù)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fā)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lián)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

  景元四年(263)十月,司馬昭被晉封位晉公,位相國,加九錫,這是司馬昭正式實施其篡權的重要一步。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奐下詔加封晉爵,司馬氏謙讓一番,然后再由公卿大臣當時阮籍擔任步兵校尉之職,也被受命執(zhí)筆,但阮籍依舊喝酒,等到使者來催稿時,阮籍只好帶酒擬稿塞責。

  阮籍死于景元四年(263)冬,也就是在他寫了《勸進表》之后的一二個月,享年五十四歲。

阮籍的詩文

  • 昔年十四五,

    志尚好書詩。

    被褐懷珠玉,

    顏閔相與期。

    開軒臨四野,

    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岡,

    萬代同一時。

    千秋萬歲后,

    榮名安所之?

    乃悟羨門子,

    噭噭今自嗤。

  • 危冠切浮云,

    長劍出天外。

    細故何足慮,

    高度跨一世。

    非子為我御,

    逍遙游荒裔。

    顧謝西王母,

    吾將從此逝。

    豈與蓬戶士,

    彈琴誦言誓。

  • 昔聞東陵瓜,

    近在青門外。

    連畛距阡陌,

    子母相鉤帶。

    五色曜朝日,

    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

    多財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

    寵祿豈足賴?

  • 炎光延萬里,

    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

    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

    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

    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原,

    烏鳶作患害。

    豈若雄杰士,

    功名從此大。

  • 湛湛長江水,

    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

    青驪逝骎骎。

    遠望令人悲,

    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

    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

    淚下誰能禁。

  • 洪生資制度,

    被服正有常。

    尊卑設次序,

    事物齊紀綱。

    容飾整顏色,

    磬折執(zhí)圭璋。

    堂上置玄酒,

    室中盛稻粱。

    外厲貞素談,

    戶內(nèi)滅芬芳。

    放口從衷出,

    復說道義方。

    委曲周旋儀,

    姿態(tài)愁我腸。

  • 嘉樹下成蹊,

    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

    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

    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

    歲暮亦云已。

  • 駕言發(fā)魏都,

    南向望吹臺。

    蕭管有遺音,

    梁王安在哉?

    戰(zhàn)士食糟糠,

    賢者處蒿萊。

    歌舞曲未終,

    秦兵已復來。

    夾林非吾有,

    朱宮生塵埃。

    軍敗華陽下,

    身竟為土灰。

  • 灼灼西頹日,

    余光照我衣。

    回風吹四壁,

    寒鳥相因依。

    周周尚銜羽,

    蛩蛩亦念饑。

    如何當路子,

    磬折忘所歸。

    豈為夸譽名,

    憔悴使心悲。

    寧與燕雀翔,

    不隨黃鵠飛。

    黃鵠游四海,

    中路將安歸?

  • 平生少年時,

    輕薄好弦歌。

    西游咸陽中,

    趙李相經(jīng)過。

    娛樂未終極,

    白日忽蹉跎。

    驅馬復來歸,

    反顧望三河。

    黃金百鎰盡,

    資用常苦多。

    北臨太行道,

    失路將如何。

阮籍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