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王羲之

魏晉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祖籍瑯琊(今屬山東臨沂),后遷無錫,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今屬浙江)。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lǐng)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主要成就

書法風格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币痪鋪碣澝劳豸酥臅ㄖ馈髡f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后人評曰:“飄若游云,矯若驚龍”、“龍?zhí)扉T,虎臥凰閣”、“天質(zhì)自然,豐神蓋代”。有關(guān)于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床快婿等,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jié)構(gòu)多變。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quán),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因而他享有“書圣”美譽。

作品
  王羲之真跡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歷來已被當作真跡看待。由于年代久遠,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跡一樣,對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斷。有稱為宋摹的,也有疑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則定為唐摹。它著錄極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種叢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傳歷歷可考與可靠,其珍貴性不言而喻。

造詣
  王羲之自幼愛習書法,由父王曠、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王曠善行、隸書;王廙擅長書畫,王僧虔《論書》曾評:“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蓖豸酥畯男【褪艿酵跏鲜兰疑詈竦臅鴮W熏陶。當代留美書法新秀劉鐸曾贊嘆:“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王羲之早年又從衛(wèi)夫人學書。衛(wèi)爍,師承鐘繇,妙傳其法。她給王羲之傳授鐘繇之法、衛(wèi)氏數(shù)世習書之法以及她自己釀育的書風與法門?!短迫藭u》曰:“衛(wèi)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苯袢松蛞治稣f:“羲之從衛(wèi)夫人學書,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鐘法,姿媚之習尚,亦由之而成,后來博覽秦漢以來篆隸淳古之跡,與衛(wèi)夫人所傳鐘法新體有異,因而對于師傳有所不滿,這和后代書從帖學入手的,一旦看見碑版,發(fā)生了興趣,便欲改學,這是同樣可以理解的事??梢泽w會到羲之的姿媚風格和變古不盡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保ā抖醴〞芨Q》)
  王羲之善于轉(zhuǎn)益多師,當他從衛(wèi)夫人的書學藩籬中脫出時,他己置身于新的歷史層而上。他曾自述這一歷史轉(zhuǎn)折:“羲之少學衛(wèi)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鐘爵、梁鵠書; 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jīng)》三體書;又于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始知學衛(wèi)夫人書,徒費年月耳?!旄谋編煟杂诒姳畬W習焉?!睆倪@段話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斷開拓視野、廣聞博取、探源明理的經(jīng)歷和用心。
  王羲之志存高遠,富于創(chuàng)造。他學鐘繇,自能融化。鐘書尚翻,真書亦具分勢,用筆尚外拓,有飛鳥鶱騰之勢,所謂鐘家隼尾波。王羲之心儀手追,但易翻為曲,減去分勢。用筆尚內(nèi)抵,不折而用轉(zhuǎn),所謂右軍“一搨瓘直下”。他學張芝也是自出機杼。唐代張懷耿曾在《書斷》中指出這一點:“剖析張公之草,而濃纖折衷,乃愧其精熟;損益鐘君之隸,雖運用增華,而古雅不逮,至研精體勢,則無所不工?!蓖豸酥畬堉ゲ輹捌饰觥?、“折衷”,對鐘繇隸書“損益”、“運用”,對這兩位書學大師都能“研精體勢”。沈尹默稱揚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腳下盤泥,依樣畫著葫蘆,而是要運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為我服務(wù),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從博覽所得秦漢篆隸的各種不同筆法妙用,悉數(shù)融入于真行草體中去,遂形成了他那個時代最佳體勢,推陳出新,更為后代開辟了新的天地。這是王羲之“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緣故。

人物生平

入木三分
  晉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難得的才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在父”晉帝當時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fā)現(xiàn)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袒腹東床
  16歲時,王羲之被郗鑒選為東床快婿。郗鑒有個女兒,年長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鑒愛女故要為女擇婿,與丞相王導與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其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郗鑒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shù)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領(lǐng)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里,就見靠東墻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余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后,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臂b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走,快領(lǐng)我去看?!臂b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皷|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相聚蘭亭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nóng)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天時地利人效果發(fā)揮極致,據(jù)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稱病棄官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稱病棄官。“攜子操之由無錫徙居金庭。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他和許詢、支遁等人,開始遍游剡地山水。 定居金庭后,書法興起。其后裔多擅書畫,作品掛滿廳堂、書房,人稱“華院畫堂”。后人定村名為“華堂”,沿稱至今。

會稽安逝
  東晉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會稽金庭(今浙江紹興),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嗣孫建豆腐干豆腐右軍祠于墓前。

王羲之的詩文

  • 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泠澗下瀨,歷落松竹松。

  • 爭先非吾事,靜照在忘求。

  • 代謝鱗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流。

    迤攜齊契,散懷一丘。

  • 悠悠大象運,輪轉(zhuǎn)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宗統(tǒng)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

    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

    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鑒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

    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

    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馀馨。

    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

    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于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

    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