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獻

譚獻

清代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譚獻的詞,內(nèi)容多抒寫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強調(diào)"寄托",風格過于含蓄隱曲。但文詞雋秀,瑯瑯可誦,尤以小令為長。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xù)》、《復堂文續(xù)》、《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 104闋。

主要成就

  譚獻治學勤苦,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學者?!白x書日有程課,凡所論著,隱括于所為日記”(《清史稿·譚廷獻傳》)。二十五、六歲后,潛心經(jīng)學,傾向今文學派,重微言大義。他的駢文,規(guī)仿六朝,高出時人,詩亦“優(yōu)柔善入,惻然動人”(吳懷珍《復堂詩敘》)。但以詞與詞論的成就最突出。

  譚獻的論詞主張,本于常州詞派張惠言、周濟,較周濟"有寄托入,無寄托出"之論,更趨具體。他稱贊常州派興,"而比興漸盛"(《復堂日記》),極力推尊詞體。他認為,詞“上之言志永言,次之志潔行芳,而后洋洋乎會于風雅”(《復堂詞錄序》),不應當視為“小道”;強調(diào)詞要有“寄托”,自謂早年讀詞,即“喜尋其旨于人事,論作者之世,思作者之人”,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同前)。他選清人詞為《篋中詞》今集6卷,續(xù)集4卷,“以比興為本,庶幾大廓門庭,高其墻宇”(《復堂日記》),并詳著其流別;又曾評點周濟《詞辨》,皆意在闡發(fā)自己的論詞主張,影響甚大。葉恭綽說他“開近三十年之風尚”(《廣篋中詞》)。

人物生平

  譚獻(1832~1901),近代詞人、學者。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少孤。同治六年(1867)舉人。屢赴進士試不第。曾入福建學使徐樹藩幕。后署秀水縣教諭。又歷任安徽歙縣、全椒、合肥、宿松等縣知縣。后去官歸隱,銳意著述。晚年受張之洞邀請,主講經(jīng)心書院,年余辭歸。駢文師法六朝,尤工詞,家藏前人詞曲甚富。

譚獻的詩文

  •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鸚哥,錯報韋郎到。壓鬢釵梁金鳳小,低頭只是閑煩惱。

    花發(fā)江南年正少,紅袖高樓,爭抵還鄉(xiāng)好?遮斷行人西去道,輕軀愿化車前草。

  • 江城垂柳一枝枝。別君時。日遲遲。不道東風,又是隔年期。

    霧鬢云鬟憔悴損,除鏡子,沒人知。

    小樓花發(fā)故人非。送斜暉。信音稀。有恨無言明月,上羅幃。

    金鴨香殘鴛袖冷,剛許道,莫相思。

譚獻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