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鈞
(清代)樂鈞(1766-1814,一說1816卒),原名宮譜,字效堂,一字元淑,號蓮裳,別號夢花樓主。江西撫州府臨川長寧高坪村(今屬金溪縣陳坊積鄉(xiāng)高坪村)人。清代著名文學家。從小聰敏好學,秀氣孤秉,喜作駢體文,利文20卷。弱冠補博士弟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學使翁方綱拔貢薦入國子監(jiān),聘為怡親王府教席。嘉慶六年(1801)鄉(xiāng)試中舉,怡親王欲留,樂鈞以母老辭歸。后屢試不弟,未入仕途,先后游歷于江淮、楚、粵之間,江南大吏爭相延聘,曾主揚州梅花書院講席。嘉慶十九年,因母去世過分傷心,不久亦卒。
主要成就
樂鈞與吳嵩梁同為翁方綱弟子,能繼詩家蔣士銓之后,并負盛名。各體詩文均可謂清代大家,“才華淵懿,執(zhí)騷壇牛耳幾十年,大江南北知名人罔不心折”。曾燠官揚州,樂鈞曾寓其館中,頗得曾賞識,謂其所長不惟詩,諸體之文,靡不綺麗。其駢文與張惠言、李兆洛等并稱“后八家”,被錄入《后八家四六文選》。其詩,張維屏以為“江西詩家,蔣苕生(士銓)后,樂蓮裳、吳蘭雪(嵩梁)”;楊希閔則稱其“才氣稍遜蘭雪、茗孫(湯顯祖裔孫湯儲璠),而真意流露,秀韻天成,則反勝之”,是繼蔣士銓、吳嵩梁之后江西詩壇的佼佼者,嘗賦《綠春詩》二十章,又續(xù)賦三十章,盛行于時。亦工詞,早學柳永、周邦彥,后則“郁勃如寒泉奔進,冷峻而奇峭”。其詞與蔣士銓、勒方锜、文廷式被稱為“江西四大家”,詞作被選入《清名家詞》。其筆記小說《耳食錄》,可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媲美,記錄了眾多人世間的奇聞趣事、神仙鬼怪的秘跡幽蹤,并摻以街談巷語,“胸情所寄,筆妙咸鞍,雖古作者無多讓焉”(吳嵩梁《耳食錄序》),時人競相傳抄。
著有《青芝山館詩集》22卷,《斷水詞》3卷,駢體文2卷,《耳食錄》初編12卷,續(xù)編8卷。另有《楠善詞賦稿》散佚。其散文《羅臺山軼事》、《廣儉不至說》曾入中學課本。
人物生平
當時的兩淮鹽政、江西南城人曾燠(嘉慶五年舉人,任內(nèi)閣中書官貴州黔西知府),風雅好士。嘉慶九年至十年,曾召樂鈞至幕中,主揚州梅花書院講席。頗得曾賞識,謂其所長不惟詩,諸體之文,靡不綺麗。其駢文與張惠言、李兆洛等并稱“后八家”,入《后八家四六文選》。其詩,張維屏以為“江西詩家,蔣苕生(士銓)后,樂蓮裳、吳蘭雪(嵩梁)”;楊希閔則稱其才遜于吳,“而真意流露,秀韻天成,則反勝之”。亦工詞,早學柳永、周邦彥,后則“郁勃如寒泉奔進,冷峻而奇峭”。與蔣士銓、勒方錡、文廷式被稱江西四大家,選入《清名家詞》。筆記小說《耳食錄》與蒲氏《聊齋志異》媲美。有《青芝山館全集》,曾燠序之。嘗賦《綠春詩》二十章,又續(xù)賦三十章,盛行于時。
鈞與劉嗣綰、陸繼輅等著名學者賞析藝文,討論經(jīng)史,倡和無虛日,因之他“所學日進,詩、古文辭務追古人不傳之隱”。“鈞才華豐艷,執(zhí)騷壇牛耳者幾十年,大江南北知名之士罔不心折”。曾燠在為樂鈞《青芝山館全集》所作的序中云:“不圖同世乃有樂生,君載臨川之筆,觀廣陵之濤,寓余題襟館中,常淹歲晷。傾其舊作,...
樂鈞是清代乾嘉時期的文學家,在詩、詞、駢文以及小說方面都頗具成就。其代表作《耳食錄》脫稿于乾隆五十六年,乾隆五十七年刊印,吳蘭雪為序,是一部志怪小說。此后在道光元年,同治七、十年先后又重刊三次,可見為時人所重。雖然從整體上來說《耳食錄》不能跟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聊齋志異》相媲美,但《耳食錄》藝術上的特色,決定其在文言小說領域應占一席之地。
樂鈞的詩文
-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厭以腥膏,眠以氈罽。貓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游戲,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復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
是無貓邪,是不會蓄貓也。
樂鈞的名句
-
是無貓邪,是不會蓄貓也。
樂鈞的詩集:出自《世無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