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

劉基

明代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人物生平

年少好學
  劉基(1311—1375),字伯溫,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陽村(今浙江文成縣南田鎮(zhèn)岳梅鄉(xiāng)武陽村)人。青田縣在元末屬江浙行省處州路(今浙江麗水),東臨溫州路(今浙江溫州),境內(nèi)多山。南田山在青田縣城南一百五十里處。南田山的形勢,乃是“萬山之巔,獨開平壤數(shù)十里,號南田福地”?!抖刺旄5赜洝分杏涊d說:“古稱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劉基天資聰明卻好學習,聰慧過人,由父親啟蒙識字,十分好學。閱讀速度極快,據(jù)說七行俱下。12歲考中秀才,鄉(xiāng)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歲的劉基入郡庠(即府學)讀書。他從師習春秋經(jīng)。這是一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jīng)典,很難讀懂,尤其初學童生一般只是捧書誦讀,不解其意。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便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jù)文義,發(fā)微闡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師見此大為驚訝,以為他曾經(jīng)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過目而識其要。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一定不是個平常之輩!”一部春秋經(jīng),劉基沒花多少工夫就學完了。

  泰定四年(1327年),劉基十七歲,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jīng)致用的教育。鄭復初在一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贊揚說:“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陰了后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眾,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門楣?!眲⒒┯[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shù)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鉆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里—徽州,得知歙縣南鄉(xiāng)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據(jù)說其死后分贈于朱元璋和徐達之手),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擱船尖),原來這里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眾才智,使他在這里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斗數(shù)知識,回家后就在家鄉(xiāng)出了名,大家都說他有魏征、諸葛孔明之才。

初入仕途
  元統(tǒng)元年(1333年),二十三歲的劉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元末,兵荒馬亂,戰(zhàn)火連連,在家閑居三年。

  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協(xié)助縣令處理政務。他勤于職守,執(zhí)法嚴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績。他深入鄉(xiāng)間,體察民情,發(fā)現(xiàn)高安縣一些豪紳地主勾結貪官污吏,無法無天,騙人錢財,奪人妻女,殺人害命無惡不作。劉基傾聽百姓的哭訴后,義憤填膺,決心為民除害。經(jīng)過明察暗訪,掌握了真憑實據(jù)后,對幾個劣跡昭著的豪強惡霸,堅決予以嚴懲,并對縣衙內(nèi)貪贓枉法的官吏也進行了整治,高安縣的社會風氣很快就有了好轉(zhuǎn)。劉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贏得了百姓的贊譽。在任官的五年內(nèi),處理地方事務的原則是“嚴而有惠愛”,能體恤民情,但不寬宥違法的行為;對于發(fā)奸摘伏,更是不避強權。因此受到當?shù)匕傩盏膼鄞?,但因為他的正直,地方豪紳對他恨之入骨,總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長官及部屬信任他的為人,才免于禍患。

仕途多舛
  辭官后,劉基返回青田,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后來因檢舉監(jiān)察御史職,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還給他許多責難,他只好上書辭職,任期約一年。

蟄居隱退
  至正六年(1346年),劉基接受好友歐陽蘇的邀請,與歐陽蘇一同來到丹徒,在距歐陽蘇家附近的蛟溪書屋住下,過了一段半隱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讀書來維持生活,偶爾和月忽難、陶凱等好友時相往還。

  至正八年(1348年),劉基結束在丹徒約兩年的半隱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來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即劉璉。在杭州的四年當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時相往來,也和劉顯仁、鄭士亭、熊文彥、月忽難等文士詩文相和。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七月,徐壽輝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劉基便帶著家人回到故鄉(xiāng)?;氐焦枢l(xiāng)不久,朝廷來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主要任務是幫助當?shù)卣蕉ㄕ銝|一帶的盜賊,特別以方國珍為對象。 元左丞帖里帖木兒欲招安方國珍,劉基認為方氏兄弟為首犯,不誅無以懲后。方國珍重賂官府,終被招安,并授以官職,反而譴責劉基擅威福。劉基一怒之下辭官還里,以表對元朝腐敗昏聵之不滿。

助明開國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委任他為朱元璋的謀臣,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zhàn)、各個擊破建策,被采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劉伯溫并建議朱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國號來招攬?zhí)煜铝x師的民心。

  此時,陳友諒攻陷太平(今安徽當涂縣),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朱元璋帳下各位大將,有的勸朱元璋投降,有的認為必須避其鋒芒,再據(jù)守南京(當時稱南京為鐘山)。朱元璋意猶未決,劉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見地,遂召入內(nèi)室與之決策,劉基以為凡言降者或議逃者,應盡誅之,以免擾亂軍心。劉基認為,陳友諒驕氣沖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里,我們應利用其驕傲自滿、聽不進不同意見的時機,誘敵入伏,一舉重創(chuàng)之,滅其銳氣。劉基說:“天道后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制勝,以成王業(yè),在此舉也”。正是在吳國初創(chuàng)、百事待興,又突臨強敵、內(nèi)部看法不一的危難緊急關頭,劉基寥寥數(shù)語,撥開迷霧,點破形勢,議定決策,團結人心,去為完成王業(yè)而進取。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并得以實現(xiàn)。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

勸君買善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劉基為太史令,劉基呈上《戊申大統(tǒng)歷》。熒惑星出現(xiàn)在心宿位,預示有兵災禍亂,劉基請求朱元璋下詔罪己。天氣大旱,劉基請求處理久積冤案,朱元璋便當即命令劉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從天而降。劉基趁機請求建立法制,防止濫殺現(xiàn)象。朱元璋這時正要處決囚犯,劉基便問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將自己所做的夢告訴他。劉基說:“這是獲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應當停刑等待?!比罩?,海寧歸降,朱元璋很高興,就將囚犯全部交給劉基釋放了。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應天(今南京市),國號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授劉基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嚴明法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劉基上奏制定軍衛(wèi)法。當初確定處州稅糧時,仿照宋制每畝加五合,唯獨青田縣除外,太祖這么說道“:要讓劉伯溫家鄉(xiāng)世代把此事傳為美談。”太祖巡幸汴梁時,劉基與左丞相李善長一起留守京城。劉基認為宋、元兩朝都因為過于寬縱而失天下,所以應該整肅綱紀,于是便下令御史檢舉彈劾,不要有任何顧忌,宿衛(wèi)、宦官、侍從中,凡犯有過錯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懲治,因此人人都畏懼劉基的威嚴。中書省都事李彬因貪圖私利,縱容下屬而被治罪,李善長一向私寵李彬,故請求從寬發(fā)落,劉基不聽,并派人騎馬速報太祖,得到批準,劉基便在祈雨時,將李彬斬首。因為這件事,劉基與李善長開始不和。太祖返京后,李善長便向太祖告狀,說劉基在壇土遺下殺人,是不敬之舉。那些平時怨恨劉基的人也紛紛誣陷劉基。當時正逢天旱,太祖要求諸臣發(fā)表意見,劉基上奏說:“士卒亡故者,他們的妻子全部遷往他營居住,共有數(shù)萬人,致使陰氣郁結。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將投降的吳軍將吏都編入軍戶,便足以協(xié)調(diào)陰陽之氣。”太祖采納了他的意見,但十天過后仍不見雨,故而發(fā)怒。此時恰好劉基的妻子死了,所以劉基請求告辭還鄉(xiāng)。太祖正在營造中都,又積極準備消滅擴廓。劉基臨走上奏說“:鳳陽雖是皇上的故鄉(xiāng),但不宜作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輕視。”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擴廓逃往沙漠,從那時起一直成為邊患。這年冬天,太祖親自下詔,敘說劉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賞賜甚厚,追贈劉基的祖父、父親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給劉基進爵,劉基都固辭不受。

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基勸說道“:他雖有過失,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diào)和諸將?!碧嬲f:“他三番兩次想要加害于你,你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我想改任你為丞相?!眲⒒凳渍f道“:這怎么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梁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焙髞恚钌崎L辭官歸居,太祖想任命楊憲為丞相,楊憲平日待劉基很好,可劉基仍極力反對,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沒有做丞相的氣量。為相之人,須保持像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為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就做不到?!碧嬗謫柾魪V洋如何,劉基回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碧娼又鴨柡┯?,劉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太祖于是說道“:我的丞相,確實只有先生你最合適了?!眲⒒x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托。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焙髞?,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

位列伯爵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授劉基為弘文館學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劉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賜劉基還歸家鄉(xiāng)。

朝奉作詩
  洪武八年(1375年),劉基雖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員一樣,參加元旦的早朝,隨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歲早朝》,這雖屬于歌功頒德的應酬文字,但詩中仍可以看見劉基的心情。據(jù)說正月中旬,宋濂的門人劉剛來到劉基的住處,商請劉伯溫將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擇取精華部分編輯成書,以便誦讀,也請劉基為新書寫一篇序文。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患病離世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帶了御醫(yī)去探望。御醫(y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zhuǎn)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y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yī)所開的藥之后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后,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yǎng)病的安慰話,這使劉基相當?shù)男暮H孪卵?,已?jīng)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由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xiāng)?;丶液?,拒絕親人和鄉(xiāng)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盡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

  幾天之后,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后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后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庇謱Υ巫觿Z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huán)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yǎng)道德,法律則應該盡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盡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yōu)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又繼續(xù)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后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農(nóng)歷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于鄉(xiāng)中夏中之原。

后主追賜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贈他為太師,謚號文成。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劉基的同鄉(xiāng)、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說:“(劉)基宜侑享高廟,封世爵如中山王(徐)達”,朝廷再度討論劉基的功績,并決議劉伯溫應該和徐達等開國功臣一樣,配享太廟。在這一年,劉基的九世孫處州衛(wèi)指揮劉瑜襲封為伯爵。

劉基的詩文

  • 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fā)枯荄。古墻芳草無生處,一滴還成一點苔。

  • 湖上青山煙雨寒,湖中一棹欲歸難。白蘋自老東風里,腸斷黃昏獨倚闌。

  • 東園多桃李,擢干何交加。春秋互遞代,衰榮競相夸。

    槭槭去故物,英英發(fā)新花。花謝葉復作,空令人嘆嗟。

  • 杪秋天氣佳,九日更可喜。眾人競登山,而我獨泛水。

    江明野色來,風淡汲鱗起。蒼翠觀遠峰,泬寥度清沚。

    沙禽泛悠飏,岸竹搖蘿靡。溯湍懷謝公,臨瀨思嚴子。

    紫萸空俗佩,黃菊漫妖蕊。落帽非我遠,虛壘非我恥。

    扣舷月娟娟,濯足石齒齒。澄心以逍遙,坻流任行止。

  • 清晨絕長江,日夕次海濱。北風吹旆旌,軍動速若神。

    令嚴戎馬閑,九陌無驚塵。伐鼓震溟嶠,揚帆役鮫人。

    鯨鱗京觀筑,鱷醢華筵春。喈喈布谷鳴,祁祁農(nóng)鸤春。

    去子還故鄉(xiāng),悲喜集里鄰。荷鍤啟瓦礫,再荷天地仁。

    撫綏屬有望,世世為堯民。

  • 江鄉(xiāng)積陰氣,二月春風寒。壯士縵胡纓,伐鼓開洪瀾。

    長風翼萬軸,撇若橫海翰。馬銜伏猿門,翊衛(wèi)森牙官。

    仗鉞指天狼,怒發(fā)沖危冠。

  • 云淡風微,江雨欲來還去。倚闌干、鬢霜千縷。白水青蕪,是征鴻歸處。

    望盡天涯,夕陽猶在深深樹。艾葉榴花,又上阿誰門戶。

    悄空梁、燕雛自語。王謝亭臺,杳不知何許。獨立蒼茫,亂鴉啼、滿城鐘鼓。

  • 春霧今宵氣稍清,空江一舸客心驚。

    東流濁浪沖山動,西望長庚似月明。

    不有龔黃為郡縣,徒令耒耜化戈兵。

    溥天何處非王土,無地安身愧此生。

  • 玉樹沉沉結夜愁,金陵蔓草沒荒丘。誰言錦纜江都去,不見金陵蔓草秋。

  • 疏雨隨風迥,輕寒薄暮歸。猶憐數(shù)花朵,辛苦駐春輝。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