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羽
(明代)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shí)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張羽的詩文
-
今日上客至,置酒臨前楹。弦歌四座起,中有擊筑聲。
此曲誰所為,絲急調(diào)不平。竊聽不敢言,下流人所輕。
回視匣中衣,感德涕縱橫。
-
秋風(fēng)凋綠艷,芳?xì)馍鷣硇?。但使本根在,寧愁蕭艾沒。
-
郢水不可極,荊門望漸微。青山將落照,偏映酒家扉。
漁梁夜?fàn)幎?,知是醉巫歸。
-
水竹小窗西,新詩待我題。相過雖不厭,只怕踏春泥。
-
老依卜市不論錢,習(xí)靜年來白已玄。安得相逢王輔嗣,垂簾閑坐說先天。
-
山人手持酒一卮,長跪向我求新詩。自言此□君所識,乃是河南使君之所為。
□厓怒瀑形絕奇,天門閣道相因依。中有臺殿橫天梯,金繩碧瓦光參差。
使君當(dāng)年作此時,祗是昂藏一布衣。豪雄意氣今已□,圖畫應(yīng)知得者稀。
右丞輞川不易得,此公名位豈卑微。請語世上悠悠者,人生貧賤安可欺,人生貧賤安可欺。
-
小國貢來東海外,尚方分給午門前。終身永保君王賜,總遇秋風(fēng)莫棄捐。
-
草綠南原裛曉塵,冰開池色動龍鱗。天邊北斗回今日,江上東風(fēng)似故人。
莫憶往時悲往事,且將新句荅新春。余生愿見升平日,長對青樽壽老親。
-
生平頗愛酒,未嘗自斟酌。一與佳賓遇,陶然不復(fù)卻。
雖得一醉歡,傷生莫自覺。況復(fù)多謬妄,空為俗所薄。
靜言思利己,一止良不惡。東鄰有父老,顧我忽大噱。
與子共禿翁,忍棄手中爵。酒為榮衛(wèi)楨,多憂正相搏。
呼兒漉新釀,且復(fù)共酬酢。醉罷各相恕,誰能責(zé)狂藥。
-
種莪圖可茹,養(yǎng)兒欲代老。莪生化為蒿,兒大不相保。
憶昔兒初生,長育恐不早。兒羹未及嘗,親骨已枯槁。
譬彼種莪人,愛此顏色好。豈不勤灌溉,采擷思一飽。
寧知不入口,埋沒同秋草。詩人感茲義,哀哀向穹昊。
堂中有孤兒,千載共憂抱。我愿天下人,有食奉翁媼。
為莪不為蒿,庶免負(fù)遺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