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出自孟子及其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注釋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里救出來并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里贖買回來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動(dòng)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lì)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jiān)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一個(gè)人,常常出錯(cuò),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奮發(fā);別人憤怒表現(xiàn)在臉色上,怨恨吐發(fā)在言語中,然后你就會(huì)知道。一個(gè)國家,如果在國內(nèi)沒有堅(jiān)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huì)有覆滅的危險(xiǎn)。

  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注釋

1、舜:姚姓,名重華。唐堯時(shí)耕于歷山(在今山東濟(jì)南東南,一說在今山西永濟(jì)東南),“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堯帝使其人山林川澤,遇暴風(fēng)雷雨,舜行不迷,于是傳以天子之位。國名虞,史稱虞舜。事跡見于《尚書·堯典》及《史記·五帝本紀(jì)》等。

2、發(fā):起,指任用。

3、畎(quǎn)畝:田畝,此處意為耕田。畎,田間水渠。

4、傅說(fù yuè):殷商時(shí)為胥靡(一種刑徒),筑于傅險(xiǎn)(又作傅巖,在今山西平陸東)。商王武丁欲興殷,夢得圣人,名曰說,視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說。見武丁,武丁曰:“是也。”與之語,果圣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遂以傅險(xiǎn)為姓,名為傅說。事跡見于《史記·殷本紀(jì)》等。

5、舉:被選拔。

6、版筑:筑墻的時(shí)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jiān)實(shí)。筑,搗土用的杵。

7、膠鬲(gé):商紂王大臣,與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稱賢人。

8、魚鹽:此處意為在海邊捕魚曬鹽。《史記》稱燕在渤碣之間,有魚鹽之饒;齊帶山海,多魚鹽。

9、管夷吾:管仲,潁上(今河南許昌)人,家貧困。輔佐齊國公子糾,公子糾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知其賢,釋其囚,用以為相,尊稱之為仲父。《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p>

10、士:獄官。

11、孫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孫叔,一字艾獵。春秋時(shí)為楚國令尹(宰相)。本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稱為鄙。

12、海:海濱。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為虞國大夫。晉國滅虞國,百里奚與虞國國君一起被俘至?xí)x國。晉國嫁女于秦,百里奚被當(dāng)作媵臣陪嫁到秦國。百里奚逃往楚國,行至宛(今河南南陽),為楚國邊界之鄙人所執(zhí)。秦穆公聞其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背擞谑桥c之。時(shí)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親釋其囚,與語國事三日,大悅。授以國政,號稱“五羖大夫”。史稱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政,“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事跡見于《史記·秦本紀(jì)》。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責(zé)任,擔(dān)子。

17、是:代詞,這,這些。

18、也:助詞,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頓一下,后半句將要加以解說。

19、必:一定。

20、苦: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苦惱。

21、心志:意志。

22、勞: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勞累。

23、餓: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饑餓。

24、體膚:肌膚。

25、空乏:形容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窮困。

26、拂亂:形容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顛倒錯(cuò)亂。拂,違背,不順。亂,錯(cuò)亂。

27、所為:所行。

28、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

29、動(dòng):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驚動(dòng)。

30、忍:形容詞的使動(dòng)用法,使……堅(jiān)韌。

31、曾益:增加。曾,通“增”。

32、能:才干。

33、恒:常常,總是。

34、過:過錯(cuò),過失。

35、困于心:心中有困苦。

36、衡于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37、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驗(yàn),意為面容憔悴。征,征驗(yàn),征兆。色,顏面,面色。趙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漁父見而怪之?!薄妒酚洝でZ誼列傳》:“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p>

39、發(fā)于聲:言語上有抒發(fā),意為言語憤激。趙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異之?!卞钙?,春秋時(shí)衛(wèi)國人。家貧,為人挽車。至齊,喂牛于車下,齊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見之,疾擊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shí)旦?!饼R桓公召與語,悅之,以為大夫。

40、而后喻:然后人們才了解他。喻,知曉,明白。

41、入: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內(nèi)。

42、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43、拂(bì)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通“弼”,輔佐。

44、出:名詞活用作狀語,在國外。

45、敵國:實(shí)力相當(dāng)、足以抗衡的國家。

46、外患:來自國外的禍患。

47、恒:常常。

48、亡:滅亡。

49、生于憂患:憂患使人生存發(fā)展。

50、死于安樂: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

創(chuàng)作背景

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戰(zhàn)亂紛爭,一個(gè)國家要想立于不敗之地,要奮發(fā)圖強(qiáng),不能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jìn)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孟子及其弟子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yuǎn) 王安石 黃庭堅(jiān)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yīng)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quán)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lì)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shí)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fēng)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