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銅雀臺上飄著靈帳,就像死者活著一樣供給他酒食。
曹操墓地的樹木都長得很茂盛了,他哪里還能聽到妄伎唱歌奏樂的聲音呢?
妾伎們落淚,空余感傷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曹操這樣的人物尚有一死,妾伎又何足道呢!
注釋
謝咨議:名璟。咨議,官名。
銅雀臺: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古鄴城的西北隅。
穗(suì)?。杭挫`帳,帷,亦作幃。
井干(hán):漢代樓臺名,這里借指銅雀臺。
郁郁:形容樹木茂盛。
西陵:曹操的葬地。
詎:豈。
芳襟(jīn):指妾伎的衣襟。
嬋媛(yuán):情思牽連的樣子。這兩句是說,妾伎們落淚,空余感傷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玉座:帝位,這里指曹操的靈位。
創(chuàng)作背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臨死之前,在《遺令》中吩咐兒子們將自己的遺體葬在鄴的西崗,并命從妾與使人住在銅雀臺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還要在靈帳前面奏樂唱歌。南朝不少詩人對這一歷史故事發(fā)生了興趣,紛紛以“銅雀臺”、“銅雀妓”為題,傷悲其意,為之歌詠。這首詩便是謝朓為了應(yīng)和謝暻的銅雀臺詩而創(chuàng)作的。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yùn)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xué),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fēng)清新秀麗,圓美流轉(zhuǎn),善于發(fā)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xié)調(diào),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