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在一個細雨初晴的春日,楊柳的顏色已經(jīng)由初春的鵝黃嫩綠變得蒼翠濃郁,經(jīng)過細雨的洗浴后,柳色變得更加深暗,枝頭的殘花也在雨中全都落盡,露出了在枝頭啼鳴的流鶯。
昨天晚上一夜春風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鄉(xiāng)夢,在夢中我追逐著春風飛回了我的家鄉(xiāng)。
注釋
春興:春游的興致。唐皇甫冉《奉和對山僧》:“遠心馳北闕,春興寄東山?!?/p>
陰陰:形容楊柳幽暗茂盛。
流鶯: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zhuǎn)。南朝梁沈約 《八詠詩·會圃臨東風》:“舞春雪,雜流鶯?!?/p>
鄉(xiāng)夢:美夢;甜蜜的夢境。鄉(xiāng):一作“香”。
夢:一作“又”。洛城:洛陽,詩人家鄉(xiāng)緱氏在洛陽附近。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題作“春興”。依題意,當是詩人由春日景物而引起的種種情思。
![武元衡](/uploads/shici/notimg.gif)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jiān)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nèi),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jié)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