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懸之急
- 拼音dào xuán zhī jí
- 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ㄓㄧ ㄐㄧˊ
- 成語繁體倒懸之急
- 成語解釋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比喻極其困難、危險的境地。也說“倒懸之?!?/li>
-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li>
-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處境極端艱難
- 成語例子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比喻極其困難、危險的境地。也說“倒懸之危”
國語詞典
- 縛住人的雙足,使臉部朝下倒著懸掛起來。比喻處境極為艱困、危險?!逗鬂h書.卷五八.臧洪傳》:「但懼秋風揚塵,伯珪馬首南向,張揚、飛燕旅力作難,北鄙將告倒懸之急,股肱奏乞歸之記耳?!埂段倪x.潘岳.馬汧督誄》:「爨麥而炊,負戶以汲;累卵之危,倒懸之急?!挂沧鳌傅箲抑唷?、「倒懸之危」、「倒懸挨命」。
網(wǎng)絡解釋
- 倒懸之急
- 倒懸之急,漢語成語,讀音dào xuán zhī jí,倒懸:像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倒懸之急”單字解釋
之: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
倒:[dǎo] 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墻~了?!??!_。打~。臥~。 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手?!珦Q?!嚒!u?!珎}?!?。 [dào]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立?!珤??!?..
急:1.急躁;著急:~性子。~著趕路。 2.使著急:眼看要開演了,小王還不來,真~人。 3.匆促;迅速。與“緩”相對:~促。水流很~。 4.迫切;情況嚴重:~事。情況緊~。 5.緊急嚴...
懸:1.吊、掛在空中:~空。 2.沒著落;沒結果:~案。 3.距離遠:~殊。 4.〈方〉危險:這件事真~。 5.牽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