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zhīㄓ- 拼音zhī
- 注音ㄓ
- 部首丶
- 總筆畫3畫
- 部外筆畫2畫
- 結(jié)構(gòu)單一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454
- 筆順順序點(diǎn)/橫撇/橫鉤/捺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4E4B
- 五筆pppp
- 倉頡ino
- 鄭碼wa
- 四角30302
- 異體字
“之”字的意思
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不覺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詞。這;那:~二蟲?!佑卺灐?/p>
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lǐng)屬關(guān)系:赤子~心。鐘鼓~聲。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guān)系:光榮~家。無價(jià)~寶。緩兵~計(jì)。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取消它的獨(dú)立性,使變成偏正結(jié)構(gòu):中國~大。戰(zhàn)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dǎo),則如水~就下,極為自然。
“之”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之
zhī ㄓˉ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心。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計(jì)。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閑視~。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虛用,無所指:久而久~。往,到:“吾欲~南?!?。英語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德語 dieser,
“之”字的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之 zhī
〈動(dòng)〉
(1) (會(huì)意。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出,生出,滋長)
(2) 同本義 [grow]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墩f文》
如語焉而未之然?!抖Y記》。俞樾平議:“此之字乃其本義。未之者,未出也?!?/p>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適也?!稄V雅》
自伯之東。——《詩·衛(wèi)風(fēng)·伯兮》
之沛公軍。——《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之虛所賣之。(“虛”同“墟”)——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佯狂不知所之者?!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國(前往封地);之適(前往)
詞性變化
◎ 之 zhī
〈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當(dāng)于“這個(gè)”“那個(gè)” [this;that]
宣王說之。(之:指南郭處士來吹竽。)——《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
虎因喜,計(jì)之曰。(之:這,指上文所說驢生了氣只能踢的情況。)——唐· 柳宗元《三戒》
當(dāng)分明記之。(之:指共讀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之:代詞,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較之中學(xué)時(shí)代;因之,他將自己的整個(gè)心血都放了進(jìn)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稱,相當(dāng)于他、她、它、他們 [he;her;it;they;them]
鄭商人弦高將市于 周,遇之?!蹲髠鳌べ夜辍?/p>
(4) 又
蹇叔哭之。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詞,指代“巫醫(yī)樂師百工”。)——唐· 韓愈《師說》
(5) 又如:取而代之;戰(zhàn)而勝之;為之感嘆;使之順利發(fā)展;與之見面
(6) 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武王伐紂平話》
◎ 之 zhī
〈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lǐng)屬關(guān)系或一般的修飾關(guān)系
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開火者,軍中發(fā)槍之號(hào)也。
(3) 又如:鐘鼓之聲;一家之長;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取消句子的獨(dú)立性
吾見師之出?!蹲髠鳌べ夜辍?/p>
(5) 用于實(shí)詞與介詞之間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睹献印?/p>
◎ 之 zhī
〈形〉
具有字母S的形狀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詞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之”字的辭典解釋
的、底?!墩撜Z·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埂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赣嗟芩?,而子來,是而子殺余之弟也?!?/p>
于。《易經(jīng)·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禮記·大學(xué)》:「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p>
諸、之于?!睹献印る墓稀罚骸赣硎杈藕?,瀹濟(jì)、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p>連
與、及?!稌?jīng)·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埂秴问洗呵铩ぶ傧募o(jì)·適音》:「樂之弗樂者,心也?!?/p>
而?!稇?zhàn)國策·秦策二》:「臣恐王為臣之投杼也。」
若、如果?!稌?jīng)·盤庚上》:「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則?!蹲髠鳌べ夜拍辍罚骸笘|略之不知,西則否矣?!埂秴问洗呵铩ぶ俅杭o(jì)·功名》:「 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p>助
用于強(qiáng)調(diào)或補(bǔ)足語氣,無義。《書經(jīng)·西伯戡黎》:「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悵恨久之。」
代他、彼?!稌?jīng)·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埂墩撜Z·顏淵》:「愛之欲其生?!?/p>
其、他的。《武王伐紂平話·卷中》:「紂王令推上法場,斬之老母?!骨濉ね跏康潯冻乇迸颊劇ぞ矶摹ふ劗愇濉づ小罚骸改艘云付Y還之夫家?!?/p>
此、這個(gè)。《詩經(jīng)·邶風(fēng)·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埂肚f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
動(dòng)往。如唐朝李白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詩經(jīng)·鄘風(fēng)·載馳》:「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p>
至、到?!段骶╇s記·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p>
是、為?!豆騻鳌ば迥辍罚骸肝嵋娮又右?,是以告情于子也。」?jié)h·揚(yáng)雄《法言·吾子》:「羊質(zhì)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也?!?/p>
取用?!稇?zhàn)國策·齊策三》:「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p>名
姓。如漢代有之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