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杜鵑鳥啼到了暮春時節(jié),故鄉(xiāng)總勾起人傷春的情緒。錢塘江口空闊遼遠,潔白的月光下,似乎伍子胥的素車白馬又奔潮而來。
山川家國都不是原來的模樣,人間的情義都被耽誤。心中有情懷難以平復,怎么經(jīng)得起幾回潮起潮落。
注釋
虞美人: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杜鵑:鳥名,又名杜宇、子規(guī)。
春晚:春暮。
故國:故鄉(xiāng)。
春心:春景所引發(fā)的意興。
海門:內(nèi)河通海之處,此指錢塘江口。
皚(ái)皚:雪白貌。
素車白馬:送喪的車馬。此處指伍子胥。
夜潮:潮水每日兩次,此指夜間之潮。
城郭非故:用丁令威成仙化鶴事,且極言城郭亦非當年。據(jù)《逍遙墟經(jīng)》卷一記載,其為西漢時期遼東人,曾學道于靈墟山,成仙后化為仙鶴,飛回故里,站在一華表上高聲唱: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以此來警喻世人。后世多用此典。
恩怨,恩與怨,常偏指怨恨。
須臾:片刻,短時間。
誤:錯誤,引申為迷惑。
孤憤:耿直孤行,憤世嫉俗。
消得:此謂怎禁得起。
創(chuàng)作背景
王國維22歲離開家鄉(xiāng),便奔走東西、輾轉南北,很少回海寧。從1906年8月到1907年4月,在海寧為亡父“守制”總共八個月。他回到北京才三個月,便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又匆匆趕回來,十天以后,妻子就去世了。妻子去世后,他心中一片空虛,眼前卻盡是妻子臨終的情景,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xiàn)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