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轉眼之間青春年華就已經流失,落葉蕭蕭寓意著秋天地來臨。天邊的草已經枯黃了,連著天邊的云。夕陽西下,陽光從縫隙中照入,拉長的塔影斜靠在遠方的城樓上。
自己孤獨地站在荒郊寒風中,有話卻不知道該對何人說,猛然回首,遠方的皇宮峻立著。紅色的宮墻在迷霧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暉中,看不清這一切,只緣身在高處。
注釋
過眼韶華:在眼前經過但很快就消失了的春光。
蕭蕭:風雨聲成草木搖落聲。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曰秋聲。
極天衰草:直到天邊的枯草。
漏處:指光線透出的地方。
枕:臨,靠近?;暮夯臎龊?。誰語:沒有人可以交談。
驀(mò):突然。崢嶸:山勢高而陡。
依依:依戀不合的樣于。殘照:落日余暉。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是王國維在蘇州任教時所作,詞中雖有“宮闕”、“紅墻”等語,但應該不是指北京,因為這首詞屬《甲稿》,發(fā)表于1906年4月,而王國維此時初到北京,與詞中秋天景色描寫相違。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xiàn)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