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暮春時節(jié),東風吹拂,眼前盡是飛舞的柳絮,好像在催人啟程。遠望開去,落花流水,芳草連天??粗粗路鹗悄c斷南浦。
檀板一曲,歌聲縈耳踏上行程。轉(zhuǎn)眼間一葉扁舟已駛向綠楊深處。送行之人手把酒杯,送別之情難以訴說;也更不忍心聽那黃鶯亂啼,疏雨滴瀝。
注釋
夜行船:詞牌名,《太平樂府》、《中原音韻》、元高拭詞,俱注雙調(diào)。黃公紹詞,名《明月棹孤舟》。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行色:行旅。
南浦:送別之處。
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此處代指樂曲。
人去去:謂友人即將離去。
那聽:哪里還有心思去聽。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贈別詞,可能是作者擔任地方官時所作,時間在暮春。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