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龜山先生此日不再得吟示學者

農(nóng)夫雨耕隴,蠶婦乾采桑。雨旸各有為,節(jié)物懸彼蒼。

懷哉衣與食,宵晝恤流光。矧伊丈夫子,人道立陰陽。

獨稟造物秀,生而射四方。行行少且壯,發(fā)硎試光芒。

勤心追往哲,所用何不臧。神圣非絕級,慮以斤斧戕。

千金握摶黍,拱璧塵秕糠。生不蟪蛄值,死與狐貍藏。

豈無婉孌時,朱顏斗春芳?;ㄔ峦娉Γ隽φ`方剛。

哲人驚拊髀,中夜起徬徨。日昃不再中,發(fā)短不可長。

決此須臾命,刺虎奮卞莊。萬法持一心,三復慎獨章。

六籍無真訣,猿狙浪登場。亦有朱與翟,食人肆犬羊。

尼父援空空,顏生誣坐忘。遂令西方教,乘虛逞雄強。

龂龂洙泗間,閩洛一葦航。中啟龜山氏,后先秩天常。

乾愓指心法,致儆荒與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道喪復千載,吾與點也狂。

劉宗周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臺,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他著作甚多,內(nèi)容復雜而晦澀。他開創(chuàng)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清初大儒黃宗羲、陳確、張履祥等都是這一學派的傳人。劉宗周的思想學說還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當代新儒家學者牟宗三甚至認為,劉宗周絕食而死后,中華民族的命脈和中華文化的命脈都發(fā)生了危機,這一危機延續(xù)至今。

詩詞推薦

落星開士深結(jié)屋,龍閣老翁來賦詩。

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

燕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無人知。

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

吳中四月尚余寒,細雨霏霏怯倚闌。

老子真成興不淺,榴花折得一枝看。

漢庭今有召,茂宰被弓旌。飛舄辭花縣,鳴珂上玉京。

人悲父母去,余祖友生行。獨憶河陽樹,能含別后情。

尋芳愁路盡,山寺始花開。獨上高樓望,傷春不易裁。

殘棋空六代,別墅見雙林?;ㄖ衽锷絺判?。

香臺初月影,禪板夜潮音。萬劫回環(huán)地,真源試一尋。

自君之出矣,懷抱向誰說。思君如織梭,牽絲何日絕。

猗猗梧桐樹,前日繁花馥。

西風不相饒,影疏不可暴。

坐看一葉落,余懷念群木。

漫有千歲憂,流光如急轂。

塵合沓,盡鈿轂晴催,班騅晚候。黯子規(guī)啼斷,青青淚眼江柳。

春思濃似酒。試春衫寒透。駘宕去,賺客桃花,懊儂麥秀。

已負因緣香火,千里關(guān)山梨夢就。漫倒盡金尊,種出東風兩紅豆。

歲華夢盡,路斷仙鄉(xiāng)煙九。泥滑滑,問訊荷鋤歸否。

洪都鶴嶺太粗生,北苑鳳團先一鳴。虎丘晚出谷雨候,百斗百品皆為輕。

慧水不肯甘第二,擬借春芽冠春意。陸郎為我手自煎,松飆寫出真珠泉。

君不見蒙頂空勞薦巴蜀,定紅輸卻宣瓷玉。氈根麥粉填調(diào)饑,碧紗捧出雙蛾眉。

搊箏炙管且未要,隱囊筠榻須相隨。最宜纖指就一吸,半醉倦讀離騷時。

蹇驢卻指舊山歸,可笑先生五字詩。仕為不求明主棄,此行安得怨王維。

翁定遠,約與周密同時。事見《浩然齋雅談》卷中。

名句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