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云門寺坐落在東山腳下,山花在暮色中格外清幽。
懸燈見夕陽中千峰矗立,卷起簾幔想五湖的清秋。
古老壁畫上只剩鴻雁在,紗窗上點綴著星宿斗牛。
懷疑地勢高峻天路已近,在夢中和白云一起遨游。
注釋
云門寺:在會稽(今浙江省紹興縣)境內(nèi)的云門山(又名東山)上,始建于晉安帝時。云門寺閣:指云門寺內(nèi)的閣樓。
香閣:指香煙繚繞的寺中閣樓。即云門寺閣,詩人夜宿之處。東山:云門山的別名。
象外:猶物外,物象之外。
千嶂(zhàng):千山、群山。嶂:像屏障一樣陡峭的山峰。
卷(juǎn)幔(màn):卷起帳幕或簾子。五湖:太湖的別名。
畫壁:繪有圖畫的墻壁。馀:留存。一作“飛”。
紗窗:糊有細密紗網(wǎng)的窗子。斗(dǒu)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泛指天空中的星群。
天路:天上的路,通天的路。
創(chuàng)作背景
云門寺是一個隱居之地。梁代處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棲隱過。此寺是盛唐時期一個有名的隱居之地。盛唐文儒孫逖曾夜宿此寺,此詩即為詩人在旅途中夜宿寺閣有感而作,其具體作年未詳。

孫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學(xué)家,今東昌府區(qū)沙鎮(zhèn)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職。有作品《宿云門寺閣》《贈尚書右仆射》《晦日湖塘》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