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被貶來到江城買不起房屋,只能與僅存的幾個和尚在野外的寺廟里相依。在松林搗藥竹林中掛放長衣,來到水源窮盡處,坐而遠眺白云涌起時。
一只幽棲的鳥兒為什么在我這醉漢耳邊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鳥鳴之聲更悲切。青山雖然無限好,但杜鵑鳥還是說“不如歸去”。
注釋
信州:今江西上饒。
江城:即信州,因處江邊,故稱。
殘僧:老僧。語自杜甫《山寺》:“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
“松間”句:在松下?lián)v藥,竹間曬衣。
水窮句:王維《終南別業(yè)》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此詞化用王維詩句而略有變化。
幽禽:指杜鵑。緣底事:為什么。
青山二句:這兩句全部襲用范仲淹《越上聞子規(guī)》詩成句。不如歸:杜鵑鳴聲悲切,如呼“不如歸去”。
創(chuàng)作背景
晁補之頗有經(jīng)世濟民的抱負與才干,但因受牽連于新舊黨爭。公元1099年,晁補之以“修神宗實錄失實”罪名被貶監(jiān)處、信二州(處州治所在今浙江麗水,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饒)酒稅。此詞就是作者于在信州任上的作品。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