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近年來一日比一日憔悴,環(huán)顧身邊親人多有亡故而日漸蕭條,令人黯然神傷。
悲傷而致病,風(fēng)雨之下病骨難支、愁腸百轉(zhuǎn)不能勝情。
深夜鼎中彌漫著藥香,早晨醒來發(fā)現(xiàn)髭須斑白。
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誰能替我去求問佛祖?
注釋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侵:侵害。
咽愁腸:使愁腸哽咽。
鼎(dǐng):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兩耳。
髭(zī):嘴邊的胡子。
前緣:佛教以世間諸物皆因緣和合而成,故善緣結(jié)善果。惡緣生惡果。又以生死本是輪回相報,故人今生之善,皆因前生善緣之成,而今生之惡,則為前生惡緣之果。
空王:佛家語,佛之尊稱。佛說世界一切皆空,故稱空王。
創(chuàng)作背景
《病中感懷》作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秋冬之際的金陵。詩人心愛的兒子小仲宣身亡還不到一個月,周娥皇皇后又不幸去世。失子、失妻之痛讓詩人的身體日益憔悴。詩人憂思纏綿,感喟良多,于是寫下這首詩。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