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百憂章

共工赫怒,天維中摧。

鯤鯨噴蕩,揚(yáng)濤起雷。

魚龍陷人,成此禍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灑寶炎煨。

箭發(fā)石開,戈揮日回。

鄒衍慟哭,燕霜颯來。

微誠不感,猶縶夏臺。

蒼鷹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風(fēng)傷哀。

斯文未喪,東岳豈頹。

穆逃楚難,鄒脫吳災(zāi)。

見機(jī)苦遲,二公所咍。

驥不驟進(jìn),麟何來哉!

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萬憤結(jié)緝,憂從中催。

金瑟玉壺,盡為愁媒。

舉酒太息,泣血盈杯。

臺星再朗,天網(wǎng)重恢。

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

覆盆儻舉,應(yīng)照寒灰。

譯文注釋

譯文

安祿山像上古的共工那樣狂怒,把大唐帝國攪得天翻地覆。

在大海中翻騰震蕩,雷霆般掀起萬丈狂瀾。

朝中君臣相猜終于種下了今日的禍胎。

安史之亂猶如大火焚燒昆侖,玉石俱碎難逃此災(zāi)。

我仰告蒼天快降大雨,澆滅這叛亂的火海。

精誠所至李廣能箭發(fā)石開,魯陽揮戈連日神也不得不徘徊。

鄒衍含冤而大哭,盛夏的燕國竟被寒霜覆蓋。

我的忠誠感動不了上蒼,至今猶被囚禁在夏臺。

獄吏們都像蒼鷹搏擊般兇狠,獄墻插滿了荊棘。

即使是大圣人也要憔悴,如今我才體會到《王風(fēng)》的傷懷。

然而老天畢竟未喪斯文,泰山巍然豈會崩壞?

穆生逃離楚國免遭日后之難,鄒陽勸說吳王也脫去了禍災(zāi)。

而我卻見機(jī)苦遲,二位定會譏笑書生愚呆。

良馬不會驟進(jìn)求用,出非其時(shí)麒麟又何必出來?

一家人星散各處,倉促間也沒安排好二孩。

悲憤萬端郁結(jié)胸中,憂歷不已令人傷懷。

彈琴飲酒,又怎能解愁?

舉杯長嘆,杯中斟滿的分明是血淚之酒。

崔大人臺星高照,網(wǎng)開一面您高抬貴手。

放寬刑罰法外開恩,不計(jì)過失讓我重新得救。

公冶長無罪,孔仲尼信任依舊。

讓倒扣的盆子重見天日,我死灰復(fù)燃依然抖擻。

注釋

(1)崔相:崔渙。唐玄宗時(shí)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

(2)共工:古代傳說中的人物,與顓頊爭奪帝位,怒觸不周山。參見《列子》《淮南子》。赫怒:勃然震怒?!读凶印罚骸肮补な吓c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成公綏《天地賦》:‘共工赫怒,天柱摧折。’”

(3)天維:天的綱維,喻國家的綱紀(jì)。宋玉《大言賦》:“壯士憤兮絕天維?!?/p>

(4)鯤:北溟大魚也。鯨:亦海中大魚。

(5)禍胎:禍根。《漢書·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p>

(6)玉石相磓:《尚書·胤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薄稄V韻》:“磓,落也。”

(7)煨:灰燼。《韻會》:“煨,燼也?!?/p>

(8)箭發(fā)石開: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遂發(fā)箭射之箭入石,連箭翎都隱沒不見,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段骶╇s記》:“李廣獵于冥山之陽,見臥虎,射之,沒矢飲羽,進(jìn)而視之,乃石也,其形類虎。退而更射,鏃破干折而石不傷。予嘗以問揚(yáng)子云,子云曰:‘至誠,則金石為開。’”班固《幽通賦》:“李虎發(fā)而石開?!?/p>

(9)戈揮日回:即揮戈回日?!痘茨献印罚骸棒旉柟c韓構(gòu),戰(zhàn)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p>

(10)鄒衍:戰(zhàn)國齊人。李善《文選注》:“《淮南子》曰:鄒衍盡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衍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p>

(11)夏臺:又名均臺,在今河南禹縣南。夏臺為夏代獄名?!妒酚洝罚骸拌钫贉糁呐_,已而釋之。”《索隱》曰:“夏臺,獄名?!薄稄V雅》:“獄,犴也。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圉。”

(12)蒼鷹:漢景帝時(shí)中郎將郅都,行法嚴(yán)酷,不畏貴戚,時(shí)號“蒼鷹”。事見《史記·酷吏列傳》?!稘h書》:“郅都遷為中尉,是時(shí)民樸,畏罪自重,而都獨(dú)先嚴(yán)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cè)目而視,號曰‘蒼鷹’。”顏師古曰:“言其鷙擊之甚。”

(13)丹棘:古時(shí)大理寺植棘,因借指大理寺?!吨芤住罚骸爸糜趨布??!庇莘ⅲ骸蔼z外種九棘,故稱叢棘?!笨追f達(dá)《正義》:“謂囚執(zhí)之處以叢棘而禁之也。”《初學(xué)記》:《春秋元命苞》曰:“樹棘槐,聽訟于其下?!奔?,赤心有刺,言治人者原其心不失赤,實(shí)事所以刺人,其情令各歸實(shí)?;敝詺w也,情見歸實(shí)?!稜栄乓怼罚杭谐?、白二種。丹棘,即赤棘也。

(14)王風(fēng):為《詩經(jīng)》十五國風(fēng)之一。其音哀以思,后用為王道衰微之象征。陳子昂詩:“終古代興沒,豪圣莫能爭。”又云:“丘陵徒自出,賢圣幾凋枯?!睏铨R賢注:“豪圣,周公也。遭流言之變,王道凋枯,故豳以下諸詩傷哀之。”

(15)東岳:即泰山?!抖Y記》:“孔子早作,負(fù)手曳杖,逍遙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蓋寢疾七日而沒?!薄冻鯇W(xué)記》:“泰山,五岳之東岳也。”李白這里是反用其意。

(16)穆:穆生,漢代魯人。楚元王劉交對其非常尊重,因知穆生不好酒。故每次妄會時(shí)都專為其設(shè)酸(一種低度甜酒)。后劉交的孫子劉戊即位,忘設(shè)酸,穆生知其意怠,恐遭不測,遂稱病而去。事見《漢書》:“楚元王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shè)醴。及王戊即位,常設(shè),后忘設(shè)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于市?!Q疾臥。申公、白生強(qiáng)起之,曰:‘獨(dú)不念先王之德歟?今王一旦失小禮,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稱:“知幾其神乎?君子見機(jī)而作,不俟終日。”先王之所以禮吾三人者,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以久處,豈為區(qū)區(qū)之禮哉!’遂謝病去。申公、白生獨(dú)留。王戊稍淫暴,乃與吳通謀。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春于市?!?/p>

(17)鄒:鄒陽,西漢文學(xué)家,齊人。仕吳,以文辯著名。吳王以太子事怨望,稱疾不朝,陰有邪謀,陽奏書諫,吳王不納其言,于是鄒陽知吳不可說,去之梁,從孝王游。

(18)二公:指穆生、鄒陽二位。咍:笑。《廣韻》:“咍,笑也?!?/p>

(19)驟進(jìn):速進(jìn)。宋玉《九辯》:“驥不驟進(jìn)而求服兮。”

(20)麟何來哉:《孔子家語》:“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鋤商,采薪于大野,獲麟焉,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棄之于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麏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孫聞之,然后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shí)而見害,吾是以傷焉?!?/p>

(21)星離:如天星分散,形容骨肉分離。鮑照《舞鶴賦》:“忽星離而云罷。”李善注:“星離,分散也?!?/p>

(22)二孩:指李白的孩子平陽、伯禽。

(23)結(jié)緝:郁結(jié)不解?!冻o·九思》:“心結(jié)縎兮折摧?!薄恫┭拧罚骸敖Y(jié)縎,不解也。”

(24)金瑟:精美的瑟。玉壺:玉制的酒壺。江淹詩:“白露滋金瑟,清風(fēng)蕩玉琴?!?/p>

(25)天網(wǎng):法網(wǎng)?;郑簩挻?。《晉書》:“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老子》:“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說文》:“恢,大也?!迸_星再朗,謂崔相之明察,能照見幽微。天網(wǎng)重恢,冀其赦己之罪。

(26)屈法申恩:放寬刑罰,棄小過重大節(jié)。丘遲《與陳伯之書》:“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27)棄瑕取材:不計(jì)較缺點(diǎn)、過失而錄用人才。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收羅英雄,棄瑕取用。”

(28)尼父:孔子的尊稱?!妒酚洝罚骸肮遍L,齊人,字子長??鬃釉唬骸L,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云渥悠拗!?/p>

(29)覆盆:反扣的盆子。覆盆倘舉,希望能夠重見天日,昭雪冤獄?!侗阕印罚骸笆秦?zé)三光不照覆盆之內(nèi)也?!?/p>

(30)寒灰:死灰?!度龂尽罚骸捌馃熡诤抑?,生華于已枯之木?!?/p>

創(chuàng)作背景

是李白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所作。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亂為號召出師,曾三次派遣使者聘請李白參加他的幕府,李白出自報(bào)國立功的良好愿望應(yīng)聘入幕。至德二載唐肅宗李亨和永王李璘發(fā)生奪權(quán)內(nèi)訌,李亨消滅了李璘的軍隊(duì)。李白因此獲罪,被投入潯陽監(jiān)獄。《上崔相百憂章》是李白在獄中寫給當(dāng)朝宰相崔渙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詩詞推薦

曉風(fēng)殘雪斗娉婷,萼綠仙姬竟體馨。底事靈均渾不省,只將蘭芷入騷經(jīng)。

亂象既無已,中心恒不夷。翩翩南林鳥,厲翮無所依。

念子將焉如,慷慨與我辭。西北有名將,世秉仁義麾。

壯哉國士心,嘉會良在茲。江漢有舟楫,梁楚多旌旗。

時(shí)焉不我與,言念渴與饑。明良際昌運(yùn),允稱平生懷。

竹雞啼處滑春泥,湘草如煙剪碧齊。睡起一聲漁笛遠(yuǎn),片帆斜日洞庭西。

字里不詳。出身貧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進(jìn)士第。官至郎中。事跡見《登科記考》卷二一。與劉郇伯為詩友?!短圃娂o(jì)事》卷五〇引《北夢瑣言》存詩1句,《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寂寞書齋對短檠,無聊還自說平生。茶雖多飲詩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

痛到齒牙經(jīng)歲月,疾成瘋癬驗(yàn)陰晴。不堪回首惟衰老,怕聽堂前哭泣聲。

宗室,居黃巖。嘗游廬陵歐陽守道、劉辰翁之門。文天祥開閫浙西,辟為從事。偕行五十日,以大事已去而隱為道士,又為僧,自號三教遺逸。有《湖山汗漫集》。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與申。一麾歌政正,三相賀仁人。

叵似盧懷慎,全如邵信臣。澄渟消宿蠹,煦愛劇陽春。

對客煙花拆,焚香渥澤新。征黃還有自,挽鄧住無因。

峽水全輸潔,巫娥卻訝神。宋均顏未老,劉寵骨應(yīng)貧。

大醉辭王翦,含香望紫宸。三峰初有雪,萬里正無塵。

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終期仙掌下,香火一相親。

戚里園亭傍水開,主人延客夕陽催。城邊踏草尋幽徑,石上流泉浸碧苔。

幾畝但愁芳樹歇,一春常聽好鶯來。頗聞絕勝蘭亭日,亦忝茲游與上才。

年來白業(yè)事如何,駒隙光陰荏苒過。莫道心齋無個(gè)事,懸崖險(xiǎn)峻誤人多。

新開金掌露華香,贈爾梁園喚客嘗。酒賦若還遺此品,可須浮白勞鄒陽。

雁陣橫空,江楓戰(zhàn)、幾番風(fēng)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殘暑。

籬菊巖花俱秀發(fā),清氛不斷來窗戶。共歡然、一醉得黃香,仍叔度。

尊前事,塵中去。拈花問,無人語。薌林顧靈照,笑撫庭樹。

試舉似虎頭城太守,想應(yīng)會得玄玄處。老我來、懶更作淵明,閑情賦。

顧鼎臣(1473-1540)明代官員。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弘治十八年?duì)钤暗冢瑺钤?。歷官修撰、左諭德、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追贈少保、太子太傅,謚號“文康”。有《未齋集》。

名句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