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勞亭歌
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旁。
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fēng)愁白楊。
我乘素舸同康樂,朗詠清川飛夜霜。
昔聞牛渚吟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苦竹寒聲動(dòng)秋月,獨(dú)宿空簾歸夢(mèng)長。
譯文注釋
譯文
金陵之南有一座送客的勞勞亭,亭邊道旁長滿了離離的野草。
自古以來,別情不如長江東流之水,再加上此地的白楊悲風(fēng),更傷人情。
我像謝靈運(yùn)一樣緣流乘素舸,清霜之夜在長江的清流上朗詠。
曾聞昔日的袁虎在牛渚之下詠詩,被謝尚寵遇,而今我之詩才不在袁家郎之下。
而今所遇唯有苦竹寒聲動(dòng)秋月而已,可惜沒有知音,只好空船獨(dú)宿寄情于歸夢(mèng)之中。
注釋
勞勞亭:在江寧縣南五十里,古送別之所,一名臨滄觀。
離離:草盛貌。
悲風(fēng)愁白楊:《古詩》:“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素舸:不加裝飾的船。康樂:即謝靈運(yùn),以其襲封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
朗:聲音清晰響亮。川:指長江。
牛渚:即今安徽馬鞍山采石磯。五章:五首詩。
袁家郎:指袁宏,字虎。晉人。
苦竹:王云:竹有淡竹苦竹二種,其莖葉不異,其筍味有別,以其筍味之苦淡而名。
簾:指船窗簾。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八載(公元749年)李白游金陵時(shí)。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