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雞與雞并食,鸞與鸞同枝。
揀珠去沙礫,但有珠相隨。
遠客投名賢,真堪寫懷抱。
若惜方寸心,待誰可傾倒?
虞卿棄趙相,便與魏齊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
當時不好賢,豈傳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還寂寂,出門迷所適。
長鋏歸來乎,秋風思歸客。
譯文注釋
譯文
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
蘭草的幽香隨風而遠,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豐茸茂盛。
雞與雞相并而食,鸞鳥與鸞鳥同枝而棲。
揀起珍珠棄去沙礫,人們只要珍珠與己相隨。
遠來的客人投靠名士賢人,真值得他們來傾訴懷抱。
假若憐惜方寸心中所懷,那么等待何人可盡數(shù)傾倒?
虞卿甘愿放棄相國之位,在魏齊有難之時與他一同出行。
海上那五百壯士,聽說田橫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殺。
如果他們不喜好賢才,哪能流傳下來這千古名聲。
希望您這與我同心同德之人,對我稍加留意與眷顧。
寂寞啊十萬分的寂寞,剛一出門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彈劍高吟“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秋風起我思家之情愈發(fā)濃烈。
注釋
五松山:在今安徽銅陵西北。南陵:縣名,今屬安徽。常贊府:名常贊,南陵縣丞。
因依:依靠。
蕭艾:野蒿,臭草,常用以比喻不肖小人。豐茸:茂盛。茸:細密貌。
“虞卿”二句:事見《史記·范睢傳》:秦相范睢的仇人魏齊逃亡至趙國,秦昭王逼趙王送魏齊頭至秦。否則就出兵攻趙。趙孝成王急忙追捕魏齊。魏齊夜見趙相虞卿。虞卿估計說服不了趙王,乃解其相印,連夜與魏齊一同出逃。
“海上”二句:事見《史記·田儋傳》:劉邦滅項羽稱帝后,項羽部下田橫率五百人逃入海中小島,不肯歸降。劉邦使赦田橫罪而召之,橫未至洛陽即自殺,其部下五百人聞之,皆跳海自殺。
適:往,到。
“長鋏”句: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齊人馮諼為孟嘗君食客,初不受重視,三次倚柱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盂嘗君都滿足了他的要求。后馮諼出大力報效孟嘗君。鋏:劍。
“秋風”句:晉人張翰見秋風起,思故鄉(xiāng)菰菜、尊羹、鱸魚膾,辭官回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朝安史之亂前夕,天寶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游銅陵五松山之時。詩人在五松山盤桓期間,與常贊(時為南陵縣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贊的同情與支持,便贈以此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