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此地空曠,原是呂蒙的營地;江深流急,劉備又在此筑過堅城。
天寒而時日漸短,風起則浪與云平。
劉備孫權的君臣們都瀟灑磊落,互相契合,終于戰(zhàn)功顯赫,飛黃騰達,天下聞名。
我系船在這前面的水邊,憑吊往事,不禁一聲長嘯,發(fā)出思古之幽情。
注釋
公安縣:地名,屬于湖北省。
呂蒙營:東吳大將軍呂蒙曾駐軍公安一帶,與蜀軍對峙。吳大帝封呂蒙為孱陵候,呂蒙營即蒙所屯兵處,在公安縣北二十五里。
劉備城:三國蜀先主劉備曾為漢左將軍荊州牧,鎮(zhèn)油江口(故址在公安縣西),即居此城,時人號為“左公”,故名其城為公安。這兩句是:詩人到一馬平川、江深水闊的公安縣,回憶律棗,臆嘆不已。
與云平:風浪高與云齊。
灑落:不受拘束。這句說劉備待關羽、張飛誼同兄弟,得孔明歡如魚水,君臣契合,臣在君前不感到拘束。飛騰戰(zhàn)伐名:說呂蒙是當時聲播四方的良將。
維舟:系舟。是說在江邊系舟嘹望,即景生情,憶古撫今,只有含情長嘆。
創(chuàng)作背景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秋,杜甫由江陵移居公安。八月,吐蕃分兵寇靈武、邠州、京師戒嚴。這首詩是秋天的晚上作者在湖北省公安縣的舟中所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