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fēng),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譯文注釋
譯文
船已經(jīng)掛起帆來了準(zhǔn)備離去,可作者卻搔首踟躕不忍離去,一杯杯地飲著好友送別之酒。以前天天寫詩作詞翹首盼望春天的到來,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剛了卻要與友人匆匆離別。
歌姬的歌聲常常因離別之人而嗚咽,還清楚記著離別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后就要隨著大江行舟離去,只能滿滿帶著一船的離別之恨駛向衡州。
注釋
搔首:以手搔頭,意為有所思的樣子。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是在席益舉行的告別宴會(huì)上所作。席益字大光,洛陽人,是陳與義的同鄉(xiāng)。與義宣和六年(1124)在汴京任符寶郎時(shí)與他相識(shí),不久與義遭貶,別后還有詩札。建炎三年(1129)席益離郢州知州任,流浪于衡山縣(今屬湖南),與義同時(shí)躲避金兵至湖南。同年臘月,兩人相遇于衡山。次年元旦后數(shù)日,與義離衡山赴邵陽,有《別大光》詩,別宴上并作此詞。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hào)簡(jiǎn)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xiàn)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shí)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fēng)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jiǎn)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