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春山上的煙霧即將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將落的月兒照在我們臉上,流著離別的淚水,天已經(jīng)接近黎明。
話已經(jīng)說了很多,情意卻沒有盡頭?;剡^頭來仍說道:記得綠羅裙,無論走到何處都要憐惜芳草。
注釋
生查子:詞調名,原為唐教坊曲名。這首詞寫一對情侶拂曉惜別的依依之情,是五代詞中寫離情的名篇,結尾尤為人稱道。
煙欲收:山上的霧氣正開始收斂。
重(chang)道:再次說。
創(chuàng)作背景
表現(xiàn)男歡女愛、離愁別緒是唐五代詞中最常見的題材。愛情是人生中的春天,春天是愛情的伴侶。但是,唐五代詞在表現(xiàn)愛情這類題材時,多是寫得浮靡被艷,辭彩華麗。詞人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寫下了這首詞。

五代詞人。生卒年不詳。隴西(今甘肅)人。詞人牛嶠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喪亂,流寓于蜀,依嶠而居。后為前蜀主王建所賞識,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時,累官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隨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時拜雍州節(jié)度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