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譯文注釋
譯文
對面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我進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頭小野獸,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利落啊!
對面這位大哥身材長得好?。∥疫M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頭公野獸,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本領(lǐng)高!
對面這位大哥體魄好健壯??!我進山打獵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協(xié)力追捕到兩匹狡猾狼,他連連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注釋
還(xuán):輕捷貌。
峱(náo):齊國山名,在今山東淄博東。
從:逐。肩:借為“豜(jiān)”,大獸。《毛傳》:“獸三歲為肩,四歲為特?!?/p>
揖:作揖,古禮節(jié)。儇(xuān):輕快便捷。
茂:美,指善獵。
牡:公獸。
昌:指強有力。
臧(zāng):善,好。
創(chuàng)作背景
舊說中《毛詩序》以為詩旨是刺齊哀公(周夷王時代人)迷戀打獵,致使齊國好獵成風,荒廢政治,朱熹《詩集傳》雖謂此詩“以便捷輕利相稱譽”,但又有刺“其俗之不美”的看法。今人一般不取這些舊說,認為舊說系比附,從此詩中看不出有“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