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飄浮的白云連接著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這里,魯恭王修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我從來就有懷古傷感之情,在城樓上遠眺,獨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釋
兗州:唐代州名,在今山東省。杜甫父親杜閑任兗州司馬。邵注:兗州,魯所都,漢以封共王余。《唐書》:兗州,魯郡,屬河南道。顧宸注:兗州,隋改為魯郡,唐初復曰兗州,后又改魯郡。仇兆鰲按:唐之兗州治瑕丘縣,即今之嵫陽縣也。
東郡趨庭:到兗州看望父親?!肚皾h志》:東郡,秦置,屬兗州。隋孫萬壽詩:“趨庭尊教義?!辈虊翦鲈唬汗搁e嘗為兗州司馬,公時省侍,故有“趨庭”句。
初:初次。
海岱:東海、泰山。
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
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記得的歌頌他功德的石碑。
魯?shù)睿簼h時魯恭王在曲阜城修的靈光殿。馀:殘馀。
古意:傷古的意緒。
躊躇:猶豫。
創(chuàng)作背景
登兗州城樓這首詩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齊趙時所作,約作于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當時到兗州省視父親而登詠兗州南樓。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