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飄飄江風起,蕭颯海樹秋。
登艫美清夜,掛席移輕舟。
月隨碧山轉(zhuǎn),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覺云林幽。
歸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復(fù)聽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懷君不可見,望遠增離憂。
譯文注釋
譯文
凜冽的江風飄搖而起,吹得江邊高樹秋聲蕭瑟。
登上船頭只覺清夜景色佳美,揚帆起航小舟前進。
舟上只見月兒隨著碧山回轉(zhuǎn),水與青天相合而流。
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遙遠的星河,只覺得云壓樹林幽暗一片。
眺望歸路水流浩蕩,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然悲傷蕙草衰歇,又聽那采菱之歌滿含哀怨。
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邊的渡口,明亮的沙灘看見前邊的小洲。
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見,眺望遠方徒然增加離別的情懷。
注釋
⑴崔宗之:杜甫所詠“飲中八仙”之一,是李白好友,開元二十七年(739)左右任禮部員外郎。
⑵飄飄:一作“飄搖”。
⑶蕭颯:稀疏,凄涼。
⑷艫:船前頭刺棹處。
⑸掛席:揚帆。
⑹碧山:青山。
⑺星河:銀河。
⑻流水:流逝的江水,亦比喻流逝的歲月。
⑼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⑽菱歌:采菱之歌。
⑾瞰(kàn):俯視。
⑿離憂:即“罹憂”,遭憂之意。
創(chuàng)作背景
崔宗之乃李白好友。崔宗之先李白而逝,李白《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云:“一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沒。惟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可見他們之間的情誼極深厚。這首《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是詩人在江南時懷念崔宗之的作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