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花草香美的美麗時節(jié),人怎能在寂寞中度過呢?因而與友人話起了生平夜至三更,禁不住彈唱一曲,悲歌低吟淺唱,竟引得清淚暗流。
要知道春花秋葉,季節(jié)更替地催促時光流轉,恍惚間鬢角已添了白發(fā),索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虛名。
注釋
采桑子: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芳菲節(jié):指春天。
一闋(què):一曲。零:滴落。
秋葉春花促:歲月催人老之意。促:短促,時間緊。
點鬢(bìn)星星:鬢邊白發(fā)雜生。語出左思《白發(fā)賦》“星星白發(fā),生于鬢垂”。星星:形容白發(fā)星星點點地生出。
傾:這里是一飲而盡的意思。
創(chuàng)作背景
容若自二十二歲起,便擔任康熙侍衛(wèi),扈從鑾駕南巡北征。如今又是一年一度的芳菲時節(jié),但是訶人卻因志不得伸、失去自由而終日悲憤哀傷不已。值此春夜,他卻獨自不成寐,挨到三更時分,愁情更濃,于是悲歌一曲,寫下了這首詞。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