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抒發(fā)內(nèi)心的懷鄉(xiāng)之情最好不要登上越王臺,因為登高望遠只會使內(nèi)心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更加無法排解。
我正在南海這個鴻雁無法飛到的地方客居,故園的音訊又有誰可以傳達呢?
城頭的角聲吹去了霜華,天已經(jīng)亮了,護城河里尚未退盡的潮汐還蕩漾著殘月的投影。
長年郁結(jié)在心中的歸思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年年春天一到便被催發(fā)開來。
注釋
南海:今廣東省廣州市。
越王臺:漢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遺址在今廣州越秀山。
裁:剪,斷。
當:一作“逢”。無雁處: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飛向南方過冬,據(jù)說飛至湖南衡山則不再南飛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無雁處”。
霜盡:此處指天亮了。廣州天氣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見了。
郭: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圍墻。蕩:一作“帶”。
發(fā):一作“向”。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之前。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人,因?qū)以嚥坏?,長期流落在今福建、廣東一帶。這首詩就是他連年滯留南海(郡治在今廣東省廣州市)時的思歸之作。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