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一夜霜凍過后,菊花凋殘,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綠葉相映襯,光亮照眼,竹籬茅舍掩映在青黃相間的橘林之間。
剛剛剝開橘子,芳香的水霧噴灑出來讓人驚喜不已;帶著幾分膽怯楞嘗新橘,甜中帶酸的汁水在齒頰間如清泉流過,使人格外欣喜。江南女子的手剝橘后三日還有香味。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雙調(diào),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
一夜霜:橘經(jīng)霜之后,顏色開始變黃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揀貢橘書情》:“瓊漿氣味得霜成。”
新苞:指新橘。
青黃:指橘子,橘子成熟時(shí),果皮由青色逐漸變成金黃色。屈原《橘頌》“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香霧”二句:宋韓彥直《橘錄》卷上《真柑》:“真柑在品類中最貴可珍······始霜之旦,園丁采以獻(xiàn),風(fēng)味照座,擘之則香霧噀人?!眹e(xùn),噴。半破,指剛剛剝開橘皮。清泉,喻橘汁。
吳姬:吳地美女。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浣溪沙》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十二月,作者品嘗香橘有感而作此詞。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jiān)、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