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藍橋驛春雪飄飄當(dāng)初你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fēng)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
每到達一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墻繞柱東看西樵尋找你的題詩。
注釋
藍橋:橋名。在陜西省藍田縣東南藍溪之上。相傳其地有仙窟,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處。設(shè)有驛站。唐裴铏《傳奇·裴航》:“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云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痹牛禾拼娙嗽〉膭e稱。元排行第九,因以稱之。宋楊伯巖《臆乘·行第》:“前輩以第行稱,多見之詩。少陵稱謫仙為十二……劉禹錫謂元稹為元九。”
春雪君歸日:元稹奉召還京時正逢下雪。
秦嶺:山名。又名秦山、終南山,位于今陜西省境內(nèi)。此處泛指商州道上的山嶺,是白居易此行所經(jīng)之地。
驛亭:驛站所設(shè)的供行旅止息的處所。古時驛傳有亭,故稱。
“循墻”句:古人常常把自己的詩文題在旅途中的建筑物上,供人欣賞。所以白居易每到驛站,就急切地尋找好友的詩。
創(chuàng)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奉召還京,春風(fēng)得意,道經(jīng)藍橋驛,在驛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夢得子厚致用》的七言律詩。八個月后,白居易自長安貶江州,滿懷失意,經(jīng)過這里,讀到了元稹這首律詩。,白居易感慨萬千地寫下這首絕句《藍橋驛見元九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