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賈生您舉首西眺憶念京華,如今遷滴湘水之浦可別怨嗟。
當(dāng)今圣上恩典甚于漢文帝,憐愛您而未把您遷謫到長沙。
注釋
巴陵:即岳州,在今岳陽市。賈舍人:詩人賈至,天寶末為中書舍人,乾元元年(758)出為汝州刺史,二年貶岳州司馬,在巴陵與李白相遇。⑵賈生:即西漢人賈誼。這里以賈誼比賈至。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匯集之地,故稱。
湘浦:湘江邊。南遷:被貶謫、流放到南方。怨嗟:怨恨嘆息。
圣主:泛稱英明的天子。此處有諷刺意味。漢文帝:賈誼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為博士,遷至太中大夫后受排擠,為長沙王太傅。
長沙:在巴陵南,離京師更遠(yuǎn)。漢文帝時(shí)賈誼被謫往長沙。
創(chuàng)作背景
賈至字幼鄰,洛陽人,是與李白同時(shí)代的詩人和散文家。唐玄宗幸蜀時(shí),他曾任中書舍人,知制誥,在唐肅宗乾元年間,被貶為岳州司馬(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陽市)。此時(shí)李白正在巴陵游歷,遇見了他,見他心情十分苦悶,便作了這首詩贈(zèng)送給他。詩中依然以他未貶前的官銜尊稱他“賈舍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