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秋風(fēng)徐徐,湖上風(fēng)雨瀟瀟,你剛想啟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會十分憂愁。
送行的佳人們的千滴淚,一起灑向錢塘江水。不用為分別而愁苦,你不見路上還有更多的人在灑淚相別。
注釋
①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后來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為雙調(diào),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jǐn)?shù)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②蕭蕭:同瀟瀟,形容風(fēng)雨急驟。
③使君:漢代對太守或刺史的稱呼,這里借指送別的對象陳襄。
④漫:枉,徒然。
⑤朝(zhāo):早晨
⑥佳人:美女,指宮妓。
⑦斂(liǎn)雙蛾:即皺眉,此處指流淚。
⑧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別陳襄的杭州百姓。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八月,陳襄罷杭州知州任,將赴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該詞是蘇軾在西湖送別陳襄時所作。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