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注釋
譯文
雪后的梅花紅潤嬌艷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臉面,吸引我憑依著欄桿久久流連,雪后初晴的天氣,松樹的腰顯得細(xì)瘦而泉眼的冰面特別清寒。歷史興盛衰亡留下了深深的遺憾,閨閭當(dāng)年曾經(jīng)是縱橫天下的莢雄,如今只留下一個大大的黃土墳丘。而千古不變的是蒼翠的青山,為我導(dǎo)游的老和尚也被美景所陶醉,就不要再去觀賞拍打殘破的古碑,去欣賞那一灣綠水的劍池的景觀。
注釋
雪中游虎丘:虎丘,山名,在今蘇州市郊。
渾似:簡直象。
真真面:謂美女之面容。
一丘黃土,千古青山:黃土,虎丘傳為吳王圈闖葬處,故云。青山,這里指虎丘。
殘碑休打:殘碑,殘留之碑,打,拓碑文。舊時有人以拓碑文為生,所拓碑紙售于市。
寶劍羞看:羞于去看寶劍,對不能奮發(fā)的內(nèi)疚。
創(chuàng)作背景
張可久可考的履歷中與虎丘有關(guān)系的有兩次,一是大德末他二十多歲時曾游吳中,二是他至正九年(1349)曾為昆山幕僚。從該篇所寫情緒看,晚年這次似更符合。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