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智巧既萌,資待靡因。

誰其贍之,實賴哲人。

哲人伊何?時維后稷。

贍之伊何?實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穡。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熙熙令德,猗猗原陸。

卉木繁榮,和風清穆。

紛紛士女,趨時競逐。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氣節(jié)易過,和澤難久。

冀缺攜儷,沮溺結耦。

相彼賢達,猶勤隴畝。

矧茲眾庶,曳裾拱手!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

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顧爾儔列,能不懷愧!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譯文注釋

譯文

悠悠遙遠上古時,當初人類之先民。

逍遙自在衣食足,襟懷樸素含性真。

狡詐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匱成艱辛。

誰能供給使充裕?全靠賢達之哲人。

聰明賢人知為誰?是為農圣曰后稷。

后稷何以使民富?教民耕田種谷米。

舜帝親自耕壟畝,大禹亦曾事農藝。

周代典籍早記載,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樂美德崇,田園禾稼郁蔥蔥。

花草樹木皆茂盛,于時清平送和風。

男男女女趁農時,你追我趕忙不停。

養(yǎng)蠶農婦夜半起,農夫耕作宿田中。

時令節(jié)氣去匆匆,和風澤雨難留停。

冀缺夫婦同勞作,長沮桀溺結伴耕。

看看這些賢達者,猶能辛勤在田壟。

何況我等平常輩,焉能縮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須勤奮,勤奮衣食不乏匱。

貪圖享樂自安逸,歲暮生計難維系。

家中若無儲備糧,饑餓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邊辛勤者,內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視樊須問耕田。

董氏仲舒樂琴書,三載不曾踐田園。

若能超脫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賢。

怎敢對之不恭敬,當頌禮贊美德全。

注釋

勸農:勉勵人們依據(jù)季節(jié),重視及時耕作。勸農,這是漢代之來地方官員的職責。悠悠:遙遠,久遠。

“厥初”句:最初時代(即“原始社會”)的先民。厥:其。生民:人民。春秋《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實維姜嫄。”

“傲然”句:傲: 游戲,閑游,驕傲。自足:指衣食自給,豐衣足食,并且指知足的心態(tài)。此句說,既然衣食自給,并且有自知之明,別無他求,便能堅強驕傲、逍遙自在地看待人世。傲然自足,這是魏晉南北朝知識分子的一種人格理念與品德標準。

“抱樸”句:抱樸:襟懷質樸、樸素。真:指自然。含真:秉性自然、不虛偽。

“智巧”句:智:智慧。巧:技藝高明、精巧。智巧:機謀與巧詐。此處與上句的“樸”、“真”相對而言。

“資待”句:資:本義錢財。戰(zhàn)國《易·旅》:“懷其資?!弊鲃釉~用,轉義為:資給,給濟。戰(zhàn)國韓非子《韓非子·說疑》:“資之以幣帛?!贝盒枰枨?。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不待告。”注:“須也。”資待:供給需求賴的生活資料。靡,mǐ,無,沒有。靡因:無來由,即沒有生活來源,沒有依靠。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智巧既萌,資待靡因:意謂上古生民抱樸含真之時,可以傲然自足,智巧既已萌生,欲廣用奢,反而無從供給矣?!?/p>

“誰其”句:其:語助詞。贍,shàn,供給,供養(yǎng),使之充裕。唐房玄齡等撰《晉書·羊祜傳》:“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

哲人:智慧卓越超越尋常的人。

伊何:惟何。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引西漢劉向編、戰(zhàn)國屈原等作《楚辭·天問》:“其罪伊何?”東漢王逸注“其罪惟何乎?”

“時惟”句: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引春秋《詩經·大雅·生民》:“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西漢毛亨《毛詩故訓傳》:“播百谷以利民。”時惟:是為。后稷:遠代堯舜時代農官,周族的始祖。相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腳跡,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故又名棄。后稷善于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

“贍之”句:如何使民富足呢?

殖:同“植”,種植。

“舜既”二句:舜、禹:遠古時的君主。躬耕:親自耕種。西漢《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奔冢翰シN五谷。穡(sè):收獲谷物。稼穡:播種和收獲,泛指農業(yè)勞動。戰(zhàn)國《論語·憲問》:“禹、稷躬稼,而有天下?!?/p>

周典:指夏、周《尚書》中的《周書》。

“熙熙”句:熙熙:春秋李聃《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當代龔斌《陶淵明集校箋》引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郊祀歌》:“眾庶熙熙?!?唐顏師古注:“熙熙,和樂貌也?!?。令德:1.美德。戰(zhàn)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東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兇丑之人?”

“猗猗”句:猗(yī)猗:這里指禾苗茂盛的樣子。原陸:高而平之地,田野。

卉(huì):草的總稱。

清穆:穆:淳和,溫和。春秋《詩經·大雅·蒸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東漢蔡邕《釋誨》:“夫子生清穆之世,稟醇和之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齊獻王攸傳》:“當今方隅清穆,武夫釋甲,廣分休假,以就農業(yè)?!鼻迥拢呵搴?,亦為“穆清”,比喻清和平靜之時。

“紛紛”句:紛紛:眾多的樣子。士女:男女。

趨時:指搶趕農時。競逐:你追我趕。

宵興: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宵:夜。

野宿:夜宿于田野。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桑婦宵興,農夫野宿:意指在哲人的感召下,農夫桑婦亦勤于勞作?!?/p>

和:和風。澤:雨水。

“冀缺”句:冀缺,春秋時晉國貴族,父冀芮犯罪死,冀缺降為民,安貧躬耕,后為晉卿,理國政。攜儷:事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是說冀缺在田里鋤草,他的妻子給他送飯,夫妻相待如賓。儷:配偶。

“沮溺”句:沮溺:長沮、桀溺,春秋時的兩位隱士,他們結伴并耕。耦:ǒu,兩個人在一起耕地。春秋《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苯Y耦:合作耕種。

“相彼”句:相(xiàng):視,觀察。彼:他們,指冀缺、長沮、桀溺等人。賢達:指有才德、聲望的人。

勤:指勤于耕作。

“矧伊”句:矧(shěn):何況。伊:此,這些。眾庶:一般百姓。

“曳裾”句:曳(yè):拖,拉。裾(jū):衣服的大襟。拱手:1.兩手相合,相以示敬意。西漢戴德、戴圣選編戰(zhàn)國《禮記·曲禮上》:“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此神嘗與魯班語,……班于是拱手與言?!?.將雙手放在袖子里,形容人們懶惰、閑散的樣子。引深為無為而治。西漢劉向編《戰(zhàn)國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須,天下徧隨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3.夸張形容輕易而得。《戰(zhàn)國策·秦策四》:“齊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西漢賈誼《過秦論上》:“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東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六》:“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得?!碑敶彵蟆短諟Y明集校箋》引清蔣薰評《陶淵明詩集》卷一:“曳裾拱手,說惰農趣甚?!?/p>

“民生”二句:戰(zhàn)國《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kuì)?!泵裆喝松?。匱:缺乏,不足。

宴:1.請人吃飯喝酒,相聚在一起喝酒吃飯。戰(zhàn)國《易·需》:“君子以飲食宴樂?!睎|漢鄭玄注:“宴,享宴也?!?.安閑,安逸《漢書·賈誼傳》:“是與太子宴者也?!弊ⅲ骸爸^安居?!?/p>

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么。

儋石:儋,dàn,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量詞。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異寶》:‘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zhí)圭,祿萬檐?!?東漢高誘注:“萬檐,萬石(dàn)也?!笔好坠鹊娜萘繂挝?。十斗為一石。

交至:一齊來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林公云:‘見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終日忘疲。’”

列:同伴,指那些勤于耕作的人。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戀,喜好過度。

樊須是鄙:即鄙視樊須。樊須,即樊遲,孔子的學生。戰(zhàn)國《論語·子路》記載,有一次樊遲向孔子請教稼圃之事,待樊遲出,孔子便譏諷他:“小人哉,樊須也?!北梢曀責o大志。

董:董仲舒,西漢思想家、哲學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戰(zhàn)國《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134),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并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采納。

田園不履: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鳌氛f他專心讀書,“三年不窺園”,有三年沒到園中去。履,lǚ,踩踏。

超然:猶超脫,高超脫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軌:崇高的道路,指行事與道德。

斂(liǎn )衽(rèn):如同“斂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西漢劉向編、戰(zhàn)國《戰(zhàn)國策·楚策》:“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p>

創(chuàng)作背景

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陶淵明返歸上京里,次年開春移往懷古田舍務農,當時所作的《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詩云:“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勸農》詩當作于同年,即元興二年(403年)。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詩詞推薦

新開金掌露華香,贈爾梁園喚客嘗。酒賦若還遺此品,可須浮白勞鄒陽。

雁陣橫空,江楓戰(zhàn)、幾番風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殘暑。

籬菊巖花俱秀發(fā),清氛不斷來窗戶。共歡然、一醉得黃香,仍叔度。

尊前事,塵中去。拈花問,無人語。薌林顧靈照,笑撫庭樹。

試舉似虎頭城太守,想應會得玄玄處。老我來、懶更作淵明,閑情賦。

戚里園亭傍水開,主人延客夕陽催。城邊踏草尋幽徑,石上流泉浸碧苔。

幾畝但愁芳樹歇,一春常聽好鶯來。頗聞絕勝蘭亭日,亦忝茲游與上才。

宗室,居黃巖。嘗游廬陵歐陽守道、劉辰翁之門。文天祥開閫浙西,辟為從事。偕行五十日,以大事已去而隱為道士,又為僧,自號三教遺逸。有《湖山汗漫集》。
顧鼎臣(1473-1540)明代官員。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弘治十八年狀元及第,狀元。歷官修撰、左諭德、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追贈少保、太子太傅,謚號“文康”。有《未齋集》。
字里不詳。出身貧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官至郎中。事跡見《登科記考》卷二一。與劉郇伯為詩友?!短圃娂o事》卷五〇引《北夢瑣言》存詩1句,《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寂寞書齋對短檠,無聊還自說平生。茶雖多飲詩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

痛到齒牙經歲月,疾成瘋癬驗陰晴。不堪回首惟衰老,怕聽堂前哭泣聲。

亂象既無已,中心恒不夷。翩翩南林鳥,厲翮無所依。

念子將焉如,慷慨與我辭。西北有名將,世秉仁義麾。

壯哉國士心,嘉會良在茲。江漢有舟楫,梁楚多旌旗。

時焉不我與,言念渴與饑。明良際昌運,允稱平生懷。

曉風殘雪斗娉婷,萼綠仙姬竟體馨。底事靈均渾不省,只將蘭芷入騷經。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與申。一麾歌政正,三相賀仁人。

叵似盧懷慎,全如邵信臣。澄渟消宿蠹,煦愛劇陽春。

對客煙花拆,焚香渥澤新。征黃還有自,挽鄧住無因。

峽水全輸潔,巫娥卻訝神。宋均顏未老,劉寵骨應貧。

大醉辭王翦,含香望紫宸。三峰初有雪,萬里正無塵。

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終期仙掌下,香火一相親。

年來白業(yè)事如何,駒隙光陰荏苒過。莫道心齋無個事,懸崖險峻誤人多。

竹雞啼處滑春泥,湘草如煙剪碧齊。睡起一聲漁笛遠,片帆斜日洞庭西。

名句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