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

修竹凝妝,垂楊駐馬,憑闌淺畫成圖。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東風緊送斜陽下,弄舊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

傷春不在高樓上,在燈前攲枕,雨外熏爐。怕艤游船,臨流可奈清臞?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莫重來,吹盡綿,淚滿平蕪。

譯文注釋

譯文

一叢叢修長的青蔥翠竹,宛如盛妝的少女凝神久久地站立。我穿過竹林來到樓前,把馬匹拴在樓前的柳樹。登上高樓憑欄遠望,清澈的湖水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圖。這濃墨淡彩不知出自哪家的手筆,樓前斜行飛翔的大雁,就好象畫面上題款的楷書。東風凄凄,仿佛在緊催送夕陽西下,陣陣晚風滲透著涼意,將我們的酒意吹醒消除。我獨自一 個人在哀傷感嘆,在花前觀賞留連還能有多少機會呢,想到我的衰老竟然是這樣的迅速。

更令我傷心的時候,并不是在高樓上登臨極目遠眺,而是在燈前斜倚繡枕,旁邊放著熏香銅爐,獨自聽聆著窗外的雨聲瀟瀟。我害怕游船停泊在堤岸邊,怕在清波中看見自已的清瘦的面目。怎能忍受我的辛酸凄楚?飄飛的落花若是飛到西湖的波底,就連水中的魚兒也會感到憂傷愁若,攪得翠波翻覆。千萬不要再到這里來,因為那時無情的春風會把柳絮吹得滿天飄舞,點點楊花點點楊花像人的傷心的眼淚一樣落滿平蕪。

注釋

高陽臺:詞牌名,又名《慶春澤》。雙調一百字,平韻格。

豐樂樓:宋代西湖名勝之一。周密《武林舊事》卷五“湖山勝概”:“豐樂樓,舊為眾樂亭,又改聳翠樓,政和(北宋徽宗年號,1111-1118年)中改今名。淳祐(南宋理宗年號,1241-1252年)間,趙京尹與籌重建,宏麗為湖山冠……吳夢窗曾大書所賦《鶯啼序》于壁,一時為人傳誦。“

分韻:一種和詩、和詞的方式,數人共賦一題,選定某些字為韻,用抓鬮或指定的辦法分每人韻字,然后依韻而作。吳文英分得“如”字,詞中除一定要用“哪”為韻腳字外,其余韻腳均須與“如”同韻(魚韻)。

凝妝:盛妝,濃妝。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p>

憑闌:倚靠欄桿。

題:題詩。

醒馀:指醒酒后。

相如: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所作有《子虛》、《上林》、《大人》、《長門》等賦。此處作者自指。

艤(yǐ):停船靠岸。

清臞(qú):即“清癯”,清瘦。

香綿:指柳絮。

平蕪:平遠的草地。歐陽修《踏莎行》詞:“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p>

創(chuàng)作背景

詞為作者對周密《高陽臺》(寄越中諸友)詞的一首和作,寫于南宋覆亡之后。豐樂樓是宋朝杭州誦金門外的一座酒樓。吳文英在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春在此宴飲時曾作《鶯啼序》,為時人傳誦。這首《高陽臺》,從內容看,應是他晚年重來時所作。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詩詞推薦

年來白業(yè)事如何,駒隙光陰荏苒過。莫道心齋無個事,懸崖險峻誤人多。

字里不詳。出身貧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官至郎中。事跡見《登科記考》卷二一。與劉郇伯為詩友?!短圃娂o事》卷五〇引《北夢瑣言》存詩1句,《全唐詩續(xù)拾》據之收入。

亂象既無已,中心恒不夷。翩翩南林鳥,厲翮無所依。

念子將焉如,慷慨與我辭。西北有名將,世秉仁義麾。

壯哉國士心,嘉會良在茲。江漢有舟楫,梁楚多旌旗。

時焉不我與,言念渴與饑。明良際昌運,允稱平生懷。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與申。一麾歌政正,三相賀仁人。

叵似盧懷慎,全如邵信臣。澄渟消宿蠹,煦愛劇陽春。

對客煙花拆,焚香渥澤新。征黃還有自,挽鄧住無因。

峽水全輸潔,巫娥卻訝神。宋均顏未老,劉寵骨應貧。

大醉辭王翦,含香望紫宸。三峰初有雪,萬里正無塵。

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終期仙掌下,香火一相親。

戚里園亭傍水開,主人延客夕陽催。城邊踏草尋幽徑,石上流泉浸碧苔。

幾畝但愁芳樹歇,一春常聽好鶯來。頗聞絕勝蘭亭日,亦忝茲游與上才。

曉風殘雪斗娉婷,萼綠仙姬竟體馨。底事靈均渾不省,只將蘭芷入騷經。

新開金掌露華香,贈爾梁園喚客嘗。酒賦若還遺此品,可須浮白勞鄒陽。

雁陣橫空,江楓戰(zhàn)、幾番風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殘暑。

籬菊巖花俱秀發(fā),清氛不斷來窗戶。共歡然、一醉得黃香,仍叔度。

尊前事,塵中去。拈花問,無人語。薌林顧靈照,笑撫庭樹。

試舉似虎頭城太守,想應會得玄玄處。老我來、懶更作淵明,閑情賦。

竹雞啼處滑春泥,湘草如煙剪碧齊。睡起一聲漁笛遠,片帆斜日洞庭西。

宗室,居黃巖。嘗游廬陵歐陽守道、劉辰翁之門。文天祥開閫浙西,辟為從事。偕行五十日,以大事已去而隱為道士,又為僧,自號三教遺逸。有《湖山汗漫集》。

寂寞書齋對短檠,無聊還自說平生。茶雖多飲詩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

痛到齒牙經歲月,疾成瘋癬驗陰晴。不堪回首惟衰老,怕聽堂前哭泣聲。

顧鼎臣(1473-1540)明代官員。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弘治十八年狀元及第,狀元。歷官修撰、左諭德、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追贈少保、太子太傅,謚號“文康”。有《未齋集》。

名句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